有22道题,约426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七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七年级
第二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
时间2020.3.29.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邓稼先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鞠躬尽悴,却显为人知。
2.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李公朴被害,警报迭()起,闻一多说了,气冲斗()牛。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
A.他有时间就追着老师请教,同学们都说他真是不耻下问。
B.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干起活来真带劲。
C.张华这一番话,让大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母亲多次提醒他要注意交通安全,可他就是不以为然。
4.下列句子说法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句中加点的词都是副词。
B.介词跟名词或者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例如,把书送去,沿河边跑步,但有时介词也可以单独使用。
C.通过开展“校园书香节”,使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此句没有语病)
D.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此句没有语病)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③⑤②④B.③①⑤④②C.②①③⑤④D.③①②④⑤
6.古诗词名句默写(12分)
(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2)《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木兰诗》中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
(4)《竹里馆》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的句子是:,。
(5)《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是:,。
(6)《晚春》一诗中,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
7.小明的爸爸打开手机微信后说:“听说襄阳今天可能有地震!我把它发到朋友圈去。”小明准备制止爸爸,他该怎么劝说呢?(2分)
8.七(7)班将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以烘托气氛。(2分)
(2)请你分别写出一个爱国人物故事和一则爱国名言。(2分)
爱国故事:
爱国名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