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老高考地区适用 专题十六 审题与立意(课件+随堂练习)
专题16.ppt
练案 (48).DOC
练案 (49).DOC
练案 (50).DOC

  练案[48]第六板块 专题十六 审题与立意
  学案一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1.(2020•南昌市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岁末,一场冬雪后学校停课,让正在读高二的小明不用早起上学,在舒适的家中享受温暖的空调。对此,小明家里的长辈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爷爷认为,下雪就放假,孩子不能接受风雪的磨砺,这是被惯坏的一代;妈妈认为,学校这么做是保护学生安全,属暖心之举;爸爸却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时代已经进化到竞争无须用苦力的时候了,今天的孩子需要面对的绝不只是自然界风雪的考验。
  小明把家中长辈们的争论发到班级群里,引发了老师、同学和家长们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有怎样的思考和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向长辈或同龄人,也可以向其他相关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明确的材料作文题,由冬雪放假引发了家里不同长辈的看法,涉及三个人、两代长辈的观点。爷爷质疑这种做法,认为没有风雪的磨砺,这一代是被惯坏的一代,缺少应有的身心素质,他否定学校的做法;妈妈的话语其实委婉地否定了爷爷的看法,认为学校这样做是“暖心之举”;爸爸的表态实际上是兼容了前二者的说法,“绝不只是”并未完全否定“爷爷”的看法,但“无需用苦力”强调了这一代人有着特殊的际遇,面临着不一样的磨砺和考验,把思考引向深入,具有思辨性和探究性。
  从三者关注的焦点看,爷爷、妈妈主要是围绕雪后学校放假这一表层事件进行评价,但爸爸的话则将问题延伸到“这一代人该接受怎样的磨砺才能顺
  ……
  练案[49]第六板块 专题十六 审题与立意
  学案二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某景区小店的经营者设置了这样的游戏:15分钟内,若能在白纸上连续无误地从1写到500,就能赢得丰厚奖品,否则就需支付游戏费用。挑战看似简单无奇,参与游戏的年轻人也一波接一波,成功者却是凤毛麟角,“数字太多,烦躁写不下去了”“一看手机,注意力就分散了,很容易出错”……
  缺乏专注力,似乎是当下不少年轻人都有的“苦恼”。有的人翻开书本,才翻读几页就掷到一边;立志健身,锻炼几日便打退堂鼓;制定了诸多计划,却总是拖延症缠身。而移动互联时代,年轻人更是容易沉溺于让人眼花缭乱的碎片化信息之中,专注力与意志力被瓦解。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当下,专注已经成为一种极为稀缺的品质,材料中一个看似平常的小游戏,却折射出当代年轻人普遍缺乏专注力的缺点。写作时可以着重谈缺乏专注力对年轻人的人生的危害,也可正面谈专注力对于成功的意义,立意如:缺乏专注,蹉跎人生;专注成就人生;一生只做一件事;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另外也可对导致专注力缺乏的诸多因素加以剖析,进而找到提升专注力的正途,立意如:抵制诱惑,保持定力;戒除浮躁,潜心专注;等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个旅行者,在一条大河旁看到一个婆婆正在为渡水而发愁。已经精疲力竭的他,用尽浑身的气力,帮婆婆渡过了河,结果,过河之后,婆婆什么也没说,就匆匆走了。旅行者很懊悔。他觉得耗尽气力去帮助婆婆很不值得,因为她连“谢谢”也没说。
  哪知道,几小时后,就在他累得寸步难行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追上了他。年轻人说,谢谢你帮了我的祖母,祖母嘱咐我带些东西来,说你用得着。说完,年轻人拿出了干粮,并把胯下的马也送给了他。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练案[50]第六板块 专题十六 审题与立意
  学案三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倾斜与平衡,既是常见的物理现象,也是常见的人生或社会现象。
  请以“倾斜与平衡”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指导】 阅读材料,可知两个要求:①材料运用比喻(暗喻),推求其寓意,可以理解成倾斜是常态,平衡是追求;②选材的范围,包含有物理现象、人生现象、社会现象。围绕着“倾斜与平衡”这种现象,我们可以谈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如知识与能力、学识与道德、物质与精神等;也可以谈同一对象的不同阶段,即人生的不同阶段,或社会的不同时期。命题更企求思辨色彩的理性思考,这样的文章立意则更佳。如运用求异思维,在理解材料寓意(倾斜是常态,平衡是追求)的基础上,确定为“打破平衡,追求倾斜”——保持倾斜是常态,平衡是追求,但如果始终平衡,就会停滞不前,就需要有勇气打破这种平衡,制造适当倾斜,以推动社会继续发展。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欣赏,是一种理解和沟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扬长避短,更健康地成长和进步。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人与人相互欣赏,世界才能充满爱!
  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内容自定,角度自选,体裁不限,不得抄袭与套作。
  【写作指导】 所谓“欣赏”,既可以是艺术情趣方面的欣赏,也可以是人生体验方面的欣赏。从小至今,每个学生肯定经历过许多美好的事情,从中可以找到许多切合“欣赏”这个题目的人、事。如不畏惧挫折的人生经历,激荡生命活力的青春岁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