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12910字。
吉林长春市九台区加工河中心学校2020届部编版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
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A 。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婉之间痛彻心(fēi)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xiè),我的双手考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B (大义凛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在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而谈讲述了与父亲的告别,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来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选自《朗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锦 书 痛彻心(fēi) 不(xiè)
(2)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改为
(3)结合语境,在A处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答:
(4)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B处横线上。
(5)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白石与徐悲鸿尽管年龄悬殊,人生背景各异,艺术风格大相径庭,但丝毫不妨碍两人成为艺术上的挚友。
B.王教授当年在德州住的时间很短,谈及此地,只是浮光掠影,早已人地生疏。
C.因质量过硬,实力超群,这款SUV的地位无动于衷,连续几年都是销量冠军。
D.最近各地出现了不少个性鲜明的“网红书店”,但在纷至沓来的顾客中,有不少是“到此一游”的打卡拍客。
3.下面一组反映传统文化节日的对联,按“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 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②一夜连双岁岁岁如意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③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④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A.④①③②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恪尽职守、为老百姓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两句诗写的是春节。
B.“处”有止息之意,“处暑”代表炎热的暑期即将过去,它的前一个节气是白露。
C.十二生肖又称属相,是与十二地支及人的出生年份相对应的十二种动物,如申对猴,酉对鸡。
D.王明捧着一幅字画送到李老师跟前说:“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6.古诗文名句默写及运用。
生活需要寻觅诗意。诗意在烂漫的春光里:“几处早莺争暖树,(1) ”;诗意在萧瑟的秋景里:“(2) ,小桥流水人家”;诗意也在梅子黄熟的时节里:“黄梅时节家家雨,(3) ”;诗意还在大雪纷飞的严寒里:“(4) ,千树万树梨花开”。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追求诗意的生活。李白追求纵情江海生活的豪情:“(5) , ”[《行路难》(其一)];刘禹锡追求你来我往社交生活的高雅:“(6) , ”(《陋室铭》)。
7.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我是朗读者”活动,请你参加。
【朗读活动我通知】
(1)活动开始前,小明同学拟写了一则通知,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通 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