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90字。

  古诗词鉴赏专题
  根据(平顶山一中开学检测、南阳一中第九次考试、南阳一中二月份网上考试、南阳一中2月23日检测、驻马店市高三语文(三)、鹤壁市高中第二次模拟考试、河南省九师联盟核心模拟卷、河南省名校联盟模拟仿真考试、郸城一高第三次周考)试卷汇编
  平顶山一中开学检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闻人说海北①事有感
  聂夷中②
  故乡归路隔高雷③,见说④年来事可哀。
  村落日中眠虎豹,田园雨后长蒿莱。
  海隅久已无春色,地底真成有劫灰⑤。
  荆棘满山行不得,不知当日是谁栽。
  【注】①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②聂夷中,唐末诗人,河东人,生卒年不详。作者一作明代丘濬。
  ③高雷,高山;雷,山名,在河东蒲坂县南。④见说,听说。⑤劫灰,本指劫后的余灰,后谓战乱或大火毁坏后的残迹或灰烬。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题,言身在异乡,对故乡之事只是听闻;“哀”字点明题中之“感”,哀情笼罩全篇。
  B.颔联给出一组特写镜头,意象绵密,动静结合,写尽灾乱后田园荒芜、萧条凄凉的悲惨景象。
  C.颈联前句承上联感叹海北灾乱由来已久,“春色”既指美好的春光,也喻指百姓的安定生活。
  D.本诗与其代表作《咏田家》(其一)写法完全一致,将叙事、写景、议论、直抒胸臆为一体。
  15.本诗题为“闻人说海北事有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感”的层次与内容。(6分)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手法、情感的能力。答题时,应密切联系诗歌文本、标题、作者、注释,充分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在准确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的基础上,细读每一个选项,关注每一个细节,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答】(14)D.理解有误。本诗以叙事、写景为主,兼有议论成分,但并没有直抒胸臆的句子,《咏田家》则不同,前四句叙述中兼有评说,后四句则直接抒情,这种写法在聂夷中的诗歌中其实是比较少见的。
  (15)本题其实就是要分析引发诗人有所感的人事物。由“故乡归路隔高雷,见说年来事可哀”可知,作者感叹的是自己与故土分割,不仅距离远,时间还特别长;“海隅久已无春色,地底真成有劫灰”则是引起诗人感叹的第二层,诗人感叹自己的家乡在战乱后民不聊生,极其哀伤;“荆棘满山行不得,不知当日是谁栽”一句,诗人开始思考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引发了他内心无尽的惆怅。
  答案:
  (14)D。
  (15)①首联为第一层,表达自己与故乡山水阻隔,总写家乡事“可哀”,引人共鸣,此一感也;②中间四句为第二层,叙写听人描述故乡历经劫难后,民不聊生之惨状的哀伤,骇人听闻,此二感也;③最后二句为第三层,直抒胸臆,对导致故乡“事可哀”严重后果的无比愤懑,对造成“荆棘满山”“行不得”的原因提出疑问,启人深思,此三感也。
  南阳一中第九次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卖松人于武陵①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②尘。
  [注]①于武陵,中唐诗人,曾考取进士。一生仕途不达,遍游天下。②六街,指长安城内 的六条主要街道。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