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10字。

  《作业推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缅怀(miàn)   实践(jiàn)  格物致知(zhì)
  B.检讨(tǎo)    彷徨(fáng)  一帆风顺(fān)
  C.遵盟(zūn)    哲理(zhé)   袖手旁观(xiǜ)
  D.恐慌(huāng)  测量(cè)    不知所措(cu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缅”读miǎn;
  B.“彷”读páng;
  C“袖”读xiù;
  故选D。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实地探察        不言而喻        缅怀
  B.情系中华        毫无选择        修身
  C.不知所措        一番风顺        模式
  D.格物致知        实验精神        盲目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C项“一番风顺”应写作“一帆风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 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看着令人叹气,不想再看下去了)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叹为观止:看着令人叹气,不想再看下去了”词语解释有误。C项中“叹为观止”是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点睛:答此题,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成语含义的把握。注意对成语的整体意义的理解和记忆。当然有的成语运用的语境不同,也会产生新的意义,这要根据情况而定。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答案】B
  【解析】
  本道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注意理清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本道题可以采用排除法。首先看选项的顺序,应该把具有概括性质的①或③放在首位,④具体讲的是一种途径。排除C、D。再看A,把③句放在最后,没有下文显得非常突兀。实际上这段话选自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故作者一来就提出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②句谈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①指明格物致知是一种怎样的精神。⑤句对实验精神做具体阐释,④阐明实验的途径。故选B。
  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 是指《诗》《词》《礼》《易》《春秋》。
  B.“格物”和“致知”出自《中庸》:“致知在格物,物格 而后知至。”
  C.《大学》里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七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D.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表述正确。A项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B项 中,“格物”和“致知”出自《大学》。C项中,应改为“《大学》里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