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80字。

  七下_部编版
  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一、 课程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词语和重点语句的含义。
  3.把握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理解文章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写作线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析关键词,体会课文“大词小用”词语使用特点。
  2.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多角度、多侧面、描细节的塑造人物形象。
  3.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4.体会课文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5.领悟回忆性散文中成年回忆与童年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分析“阿长”的人物形象,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
  2.把握文章中心,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思念、同情、尊重之情,从而学会关注并尊重生活中的普通人。
  二、 学情分析
  年级要求:
  单元要求:用心体察小人物在平凡小事中所展现的优秀品格。
  学生需求:
  三、 课时设计:2课时
  本课教案(选取)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熟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2.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多角度、多侧面、描细节的塑造人物形象。
  3.体会课文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分析“阿长”的人物形象,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
  2.把握文章中心,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思念、同情、尊重之情,从而学会关注并尊重生活中的普通人。
  二、 教学重点
  1.体会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并学会用详略得当、欲扬先抑的方法写作。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人物描写的动作、语言、神态、细节、心理的描写方法。
  三、 教学难点
  1.分析阿长的人物形象及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态度的表达,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四、 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吗?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段话中讲的是什么故事?说说这个故事的人是谁?
  对,是“美女蛇”的故事,说这个故事的人是长妈妈,长妈妈是谁?为何她能说出如此丰富有趣并让小鲁迅担忧一阵子的故事来?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就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检查预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