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4300字。
语 文
注意: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礼记》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与 ▲ 的人交往,经常是清且淡;如同作画 ▲ 淡雅,才能耐看。但写文章,却要 ▲ ,一波三折;正如人们游览名山,多爱它的嵯峨多姿, 变化莫测。
A.情投意合 清澈 跌宕起伏 B.情投意合 清新 此起彼伏
C.志趣相投 清新 跌宕起伏 D.志趣相投 清澈 此起彼伏
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经得起重复。 ▲ , ▲ , ▲ , ▲ ,
▲ 。因而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修炼不够,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经意间成了经典。
①经典的语言,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
②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
③不但文字的经典是这样,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经典都是这样
④甚至像唐太宗那样,喜欢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够,临死又陪葬到棺材里
⑤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
A.①⑤③②④ B.①⑤③④② C.②①⑤④③ D.②①⑤③④
3.下列对偶佳句的内容与所属类别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②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③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④挥毫列锦绣,落纸如云烟
A.①风流人物 ②风月情浓 ③君子之交 ④腹有诗书
B.①风月情浓 ②君子之交 ③腹有诗书 ④风流人物
C.①风流人物 ②君子之交 ③风月情浓 ④腹有诗书
D.①君子之交 ②腹有诗书 ③风月情浓 ④风流人物
4.下面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就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达至繁荣。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电影、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的数字化时代之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试想,当人们打开手里的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好莱坞电影、电视节目、网络视频、流行音乐,就可以跟天南地北的人们聊天交流的时候,谁还愿意走进剧院,去观赏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呢?
A.信息化发展导致古老的地方剧种日渐式微 B.信息化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威胁
C.信息与交通间接影响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 D.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需重视保护剧院特色
二、文言文阅读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杜静台先生传
[明]朱鹤龄
先生讳伟,字道升,少育于沈给谏仲子嘉谟家,从其姓,后乃归宗。先生幼而至性过人。母目矐,以舌舐之,竟复其明。七岁丧母,每哀啼,父为之感泣,先生乃更破涕为欢。父疑之,阴察枕席,皆斑斑泪痕也。读书沈氏塾中,有神童称。嘉谟奇其颖悟,庙见①而子之。弱岁名籍甚,试辄冠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