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常见文言实词虚词(6份)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一).docx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二).docx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六).docx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三).docx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四).docx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五).docx

  高考必背口袋书专题: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一)
  清单一 常见文言实词(120个)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喜爱,宠爱) (《师说》)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3)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齐桓晋文之事》)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爱莲说》)
  (5)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啬,舍不得) (《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抚慰,安抚) (《孔雀东南飞》)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然) (《六国论》)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赤壁之战》)
  (5)沛公安在(哪里,什么地方) (《鸿门宴》)
  3.被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屈原列传》)
  (2)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陈涉世家》)
  (3)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屈原列传》)
  (4)被箠楚受辱(遭受) (《报任安书》)
  4.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鸿门宴》)
  (2)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
  (1)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齐桓晋文之事》)
  (2)自言本是京城女(本来) (《琵琶行》)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原来的) (《鱼我所欲也》)
  6.鄙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用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烛之武退秦师》)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 (《廉颇蔺相如列传》)
  ……
  高考必背口袋书专题: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二)
  清单二 常见文言虚词(18个)
  1.而ér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2.何 hé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