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770字。

  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军师吴用和梁山聚义
  作为军师,吴用最显著的政治事功首先体现为“智取生辰纲”“劫法场”“智取大名府”等武力行为的 事先谋划,这彰显出吴用有兵家的气质。除此而外,他使用言辞创造和扭转政治局势的能力则得到了特别 的强调。在调停刘唐、雷横之争,鼓励阮氏三兄弟入伙,激发林冲火并王伦等事件中,吴用的表现都让人
  联想到战国的纵横策士。无论是兵家还是纵横家,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战国气”。“战国气”不同于“春秋 气”,对大义和仁德缺少本质的体认。
  吴用式的人物在中国政治史上比比皆是。如果将《水浒传》中的江湖视为整个中国政治史的缩影,那 么吴用也就成了中国知识人政治家的缩影。在这之前,《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则是这方面的代表。吴
  用外号“加亮”则反映出《水浒传》作者希望用吴用这一角色与诸葛亮进行对比。 诸葛亮的重要形象,本质上是由历史所赋予的。早在唐肃宗元年,姜子牙被追封为武成王,以张良、
  孙武、吴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等人配享①,这确立了日后“演义”作者对“军师”进行想象的 历史谱系。诸葛亮被层累的官方奉祀和民间叙事逐渐确定为中国智慧德性的集中象征,是臣道、师道和通
  天智慧的代名词,“军师”因他而成为历朝小说叙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相比之下,比起高尚忠义的“神 人”诸葛亮,一边教书一边在墙上挂着铜链的江湖好汉吴用,则是一个彻底的政治人。在吴用那里并没有 江湖政治目标之外的更高追求,比起诸葛亮来说,他更加是后世因命运而身处险恶江湖的知识人最宜师法
  的对象。
  虽然和诸葛亮同是文士形象,但吴用手里持的是铜链而非鹅毛扇。吴用的许多行为都是为达目的而不 择手段的,如为赚朱仝上山而令李逵杀死小衙内之类的事情,承担了历史赋予的道德形象的诸葛亮绝对做 不出来。如果不对吴用的残酷手段进行掩饰,那么《水浒传》当中蕴藏的政治现实主义将会对公众造成负
  面影响。《水浒传》的确是要道说江湖的险恶残酷,同时传授相关的可怕政治经验。但是,后世对其进行 评点和戏曲影视改编的艺术家,则必然会出于道德动机对这些经验进行美化处理。这也凸显了历代民间知
  识人扬美隐恶的敏感意识。对权谋家进行道德化、主流化的包装,这样一种图像的叙事伦理会减小吴用这 一类人物事迹上可能带来的道德破坏性,反过来刺激广大群众对这种美好政治的向往,并刻意提示江湖当
  中的“军师”身份与以诸葛亮为代表的正统儒家政治人格的可能联系。由《三国演义》到《水浒》,由诸 葛亮的德智兼备到吴用的有智无德,这种现象的实质性转变,实则体现出了理想政治和现实政治之间的巨
  大张力。
  (节选自 2019 年第 7 期《读书》)
  【注】①配享:贤人或有功于国家文化的人,附祀于庙,同受祭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吴用谋划了“智取生辰纲”“劫法场”“智取大名府”等一系列武力行为,彰显出他有兵家的气质和军师的才能。
  B.吴用外号“加亮”,他在军事才能方面不比诸葛亮逊色,《水浒传》作者希望用吴用这一角色与诸葛亮进行对比。
  C.诸葛亮早在唐肃宗元年就和张良等人一起受到祭祀,从那时候以后军师就成为历朝小说叙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D.《水浒传》在刻画吴用残酷的同时,又对他进行了掩饰和美化处理,努力减小其事迹上可能带来的道德破坏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直接评述吴用形象的性格特征,而后运用对比论证,在与诸葛亮形象的对比分析中揭示吴用形象的实质。
  B.文章先揭示吴用“战国气”特征,再揭示其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政治现实主义实质,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
  C.文章叙述诸葛亮配享的历史事实,意在说明诸葛亮形象具有官方色彩,不同于完全来自于民间底层的江湖好汉吴用。
  D.文章最后以“理想政治和现实政治之间的巨大张力”作结,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和吴用两个人物形象矛盾的实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吴用像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一样,具有使用言辞来创造和扭转政治局势的能力,但是对大义和仁德缺少 本质的体认。
  B.吴用为达目的往往不择手段,他的这种政治现实主义使他成为那些身处险恶江湖的知识人最宜师从和 效法的对象。
  C.吴用和诸葛亮的个人追求有所不同,吴用除了江湖政治目标别无他求,诸葛亮在江湖政治目标之外仍 有道德追求。
  D.诸葛亮和吴用体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诸葛亮德智兼备,是理想政治的体现,吴用有智无德,是现实 政治的体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09 年,中国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2014年,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政策性利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业蓬勃发展。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 340 多万辆,而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占比就超过了50%。
  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了车企利用政策漏洞骗补的个案。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大而不强”的
  现象。微型纯电动汽车凭着价格低廉、可直接上牌照、能获得政府补贴等优势,占据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 场销量的 65%(2017 年数据),但这些车型排量小、技术含量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