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90字。

  备战高考语文冲刺:居家学习“慎独”正当时 阅读写作导写练
  《中庸》有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曹植《卞太后诔》强调“祇畏神明,敬惟慎独”;南宋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曾国藩临终时告诫其子“慎独则心安”。所谓慎独,即在独处中谨慎不苟。疫情当下,学生们不得不居家学习,很多学生不能做到自主、自律学习,此时家长和教师便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此时正是修炼自律的好时机。
  居家学习“慎独”正当时
  (标题即论点。)
  ①眼下,因受疫情影响,很多学生仍不得不居家进行网络学习。当家长复工后,家里可能只剩下学生自己了。有的学生便可能“放浪形骸”“哪吒闹海”,玩手机、斗游戏、梦周公,把学习抛到脑后。结果,很多家长吐槽“网课学习”,吐槽孩子不能自主,不能自律。笔者亦有同感。其实,冷静思考后就会发现,这也是修炼慎独的机会。
  ②学生在教室学习和居家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讲,课堂本质没有变,变化的是地点、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们常说,危机出现后要学会化危为机。具体到教育,家长、教师就得把眼光放长远,把学生居家独处变成提高个人慎独修养的机会。(开篇由学生因疫情居家学习而缺乏自律的普遍现象,引出修炼慎独机会的话题。)
  ③何谓慎独?《大学》里讲,“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里也提到,“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一种沉潜于渊薮的静美,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达到慎独境界的人,身处绚烂的外部世界能持有平淡心,不染于世;能“降伏其心”,把纷扰的内心世界安定下来,返璞归于赤子之心。
  ④慎独,不是通过法律,也不是他律强迫获得的;它应该是人心中的道德律令,是靠个人修养而得的。慎独不是自欺,而是“诚其心,正其意”,是对“诚于中,形于外”的坚守,是对自我内心崇高道德律令的敬畏。慎独是在不管有人还是无人时,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自己欲望、不逾矩。
  ⑤也许,用“四知的故事”更能通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