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740字。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的另一面
  李泽厚
  苏轼一方面忠君爱国,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与无数士大夫均无不同。但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的“遁世”要是深刻史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也不是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的怀疑、反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使成了 一 种无法解脱而又想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反倦和感伤 。
  苏词是含蓄而深沉地表现了人生空漠、无所寄托之感:“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这首小词后,“挂冠服江边,李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献闻之惊且二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诵,则子瞻鼻鼻干如雷,犹未兴也”(《石林避暑录话》),正睡大觉哩,根本没去“江海寄余生”。人生根本逃不掉人世大罗网。正是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惑,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这里没有屈原的忧愤,没有李白的豪诚,不似白居易的明朗,不似柳宗元的孤峭,灵不像韩愈的盛气凌人。
  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元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进社会、反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 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具味,欲辨已忘言”。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不要富贵,不合流俗,在当时“太平盛世”,苏轼却憧憬任侠居山,那弃冠服仕进的方山子类的“异人”不也如同他的诗词一样,表达着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么?
  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表现出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嘉最不满意苏轼了,他感受到苏轼这 一 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平,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吴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浸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吴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有删改)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身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却是和一般士大夫不同的方面。
  B. 被政治和社会重重包裹着的人生,常有许多苦恼和矛盾,苏轼就是这样的鲜明化身。
  C. 苏轼诗文中表达出来的那种“退隐”心绪,是对社会的退避,而不是对政治的退避。
  D. 苏轼在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归田”等心绪,比前人的“遁世”要更沉重。
  2. 有关苏轼和当时一般士大夫的比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当时一般士大夫不一样的是,苏轼有着对整个人生的怀疑、厌倦和感伤。
  B. 与当时一般士大夫不一样的是,苏轼的追求更倾向于退避社会、厌弃世间。
  C. 苏轼与当时一般士大夫一样,能做到忠君爱国,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
  D. 苏轼与当时一般士大夫一样,对自己的人生基本保持一种乐观旷达的情绪。
  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作品中人生空漠之感,体现出了诗人想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在进取与退隐间的矛盾心理。
  B. 苏轼对人生有着深切的理解,感觉人世大罗网逃不掉后,他便既尊重儒家又出入于佛老之中。
  C. 苏轼的人生态度独特,他没有其他诗人的忧愤、豪诚和明朗,也不似别人般孤峭、盛气凌人。
  D. 苏轼开创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影响了元画、元曲、明中叶后的浪漫主义思潮及朱嘉的思想。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而不是对政治的退避”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是“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对社会的退避”。故选C。
  【2题详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突破大飞机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瞧丸成形技术
  大家可曾知道:ARJ21飞机研制成功丝毫离不开尺寸大小不足4毫米甚至更小的小小九粒,ARJ21飞机超,,各界机翼壁板复杂气动外型面研制成功支离不开这些小小的丸粒。
  毫不夸张地讲,小小九粒成就了 ARJ21飞机,小小九粒成就了中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