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7份)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一 1 对点聚焦练 文言实词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一 2 对点聚焦练 文言虚词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一 3 对点聚焦练 文言句式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一 4 对点聚焦练 文言断句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一 5 对点聚焦练 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一 6 对点聚焦练 概括赏析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一 7 专题限时练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
对点聚焦练 文言实词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避风岩在端州之北三十里许,或曰与砚坑相近。古未有是名,余避风其下,故赠以是名也。余何以避风其下?崇祯己卯仲秋,余供役粤帷。二十五日既竣事,则遍谒粤之大吏。大吏者,非三鸣鼓吹不启户,非启户则令长不敢入。余东驰西骛,左诇右需,目厌于阍驺卤簿绛旗朱帽之状,耳厌于笳鼓引赞殿喝之声,手足筋骨疲于伏谒拜跽以头抢地之事。眩瞀车上,至不择店肆而解衣卧之。凡六日而毕,则又买舟过肇,谒制府。制府官厌贵,礼愈绝,控拜数四,颔之而已。见毕即登舟,将返杨山。
(选自《避风岩记》)
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思。
①三十里许( )
②或曰与砚坑相近( )
③余供役粤帷( )
④左诇右需( )
⑤阍驺卤簿绛旗朱帽之状( )
⑥伏谒拜跽以头抢地之事( )
⑦至不择店肆而解衣卧之( )
⑧谒制府( )
⑨礼愈绝( )
⑩控拜数四( )
答案:①左右 ②有的人 ③供职 ④等待 ⑤看门的人
⑥长跪,挺直上身两膝着地 ⑦商店 ⑧拜见、请见 ⑨缺少 ⑩投,落下
参考译文:避风岩在端州(今广东肇庆)北边三十里左右的地方,有的人说就在(端州古砚的)砚坑附近。以前没有这个名称,我在它下边避风,因此送它这个名字。我为什么在它下面避风呢?明朝崇祯己卯年的仲秋,我到广东官府去供职。二十五日办完事后, 就四处去拜访广东的高官。那些高官啊,不多次击鼓就不会开门,不开门即使是县令长官也不敢擅自闯入。我东跑西颠,左问右等,眼睛里都是那些守门人、侍从人员、仪仗队、红旗和戴红帽的衙役的样子,耳朵里充满了开道锣鼓、殿堂上威武的吆喝声,手足四肢和浑身筋骨都被伏地跪拜磕头叩首等礼节弄得筋疲力尽。眼睛昏花地倒伏在车上,以至于也不找家旅馆就和衣睡在车子上。一共六天总算结束了拜访,就买了条小船,路过肇庆,就去拜见肇庆知府。肇庆知府位高权重,礼节愈加缺少,我按规定向他跪拜四下,而他也只不过点点头而已。拜见完毕,我就上船,准备返回我供职的杨山县。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城,武备之一,譬于兵,为器之大者也。古圣王捍患底民,弓矢甲胄,与城郭沟池交相为用,以利后世,世人不推究古始,以为王者专任德教,不必城守为固。果如是,武库甲兵将安用邪?圣人以不教战为弃民,兵不可得而废,犹城之不可废。呜呼!世人未之
……
对点聚焦练 文言句式
A组
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文言特殊句式
A.宾语前置句 B.判断句 C.被动句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句 E.定语后置句 F.省略句 G主谓倒装句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申之以孝悌之义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9.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10.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1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2. 以为轮
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1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6.不拘于时
17.学于余
1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9.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20.是岁,元和四年也
2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2.徘徊于斗牛之间
23.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24.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7.洎牧以谗诛
……
专题限时练 文言文阅读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20分)
答乔适书
[宋]穆修
盖古道息绝,不行于时已久,今世士子,习尚浅近,非章句声偶之辞,不置耳目。浮轨滥辙,相迹而奔,靡有异途焉。其间独取以古文语者,则与语怪者同也。众又排诟之,罪毁之,不目以为迂,则指以为惑,谓之背时远名,阔于富贵。先进则莫有誉之者,同侪则莫有附之者。其人苟无自知之明,守之不以固,持之不以坚,则莫不惧而疑,悔而思,忽焉且复去此而即彼矣。噫!仁义忠正之士,岂独多出于古,而鲜出于今哉?亦由时风众势,使不得从乎道也。
观足下十篇之文,信有志于古矣,来书问曰:“将学于今,则虑成浅陋;将学于古,则惧不得取名于世,学宜何旨?”引韩先生《师说》之说以求解惑。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某不才而弃于时者也,何足为人质其是非?徒以退拙无所用心,因得从事于不急之学,或谓之为好古焉。故足下厚相期待,盖感其声而求其类乎!试为足下言之:
夫学乎古者,所以为道;学乎今者,所以为名。道者,仁义之谓也;名者,爵禄之谓也。然则行道者兼乎名,守名者无以兼乎道,何者?行夫道者,虽固有穷达耳,然达于上也,则为贤公卿;穷于下也,则为君子。其在上,则礼成乎君,而治加乎人;其在下,则顺悦乎亲,修乎身。穷也达也,皆本于善焉。守夫名者,亦固有穷达耳,而皆反于是也。达于上也,何贤公卿乎?穷于下也,何君子乎?其在上,则无所成乎君而加乎人;其在下,则无所顺悦乎亲而修乎身。穷也达也,皆离于善焉。故曰行道者,兼乎名;守名者,无以兼乎道。
足下有志乎道而未忘乎名,乐闻于古,而喜求于今,二者之心苟交存而无择,将惧纯明之性浸微,浮躁之气骤胜矣。足下心叨仁义,又学识渊博,应固守而弗离,坚持而弗夺,力行而弗止,则必立乎名之大者矣。学之正伪有分,文之指用自得,何惑?不宜,某白。
(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谓之背时远名,阔于富贵 阔:空泛,不切实际
B.信有志于古矣 信:确实,的确
C.穷也达也 穷:困顿,不得志
D.坚持而弗夺 夺:争夺
解析:D D项,“坚持而弗夺”意思是“坚持住,不要丧失(大道)”,“夺”意思是“丧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