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50字。
10《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唐雎不辱使命( ) 以大易小( ) 请广于君( )
以头抢地耳( ) 休祲降于天( ) 天下缟素( )
秦王色挠( ) 长跪而谢之( ) 大王加惠( )
秦王怫然怒( ) 徒以有先生也( ) 安陵君其许寡人( )
【答案】辱没,辜负。 交换。 扩充。 撞。 吉凶的征兆。 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屈服。 道歉。 给予恩惠。 盛怒的样子。 只,仅仅。 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解析】此题考查重点实词的意思。解答此题,需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句子大意,理解重点实词。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秦王不说
B.故不错意也
C.仓鹰击于殿上
D.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通假字。A项,“说”通“悦,高兴、愉快”。B项,“错”通“措”。C项,“仓”通“苍”。
3.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
B.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C.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今义:成直线的)
D.秦王色挠(古义:变化。今义:轻轻地抓)
【答案】D
【解析】D项,“挠”在这里是“屈服”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B.天下缟素(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穿缟素)
C.虽千里不敢易也(数词用作名词,方圆千里的土地)
D.与臣而将四矣(数词用作动词,成为四人)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B项,“缟素”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
5.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文言句式。
(1)非若是也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3)受地于先王
(4)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答案】(1)判断句,“非……也”表否定判断。
(2)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3)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先王受地”。
(4)省略句,省略主语“吾”。
【解析】此题考查特殊文言句式。要牢记特殊文言句式的一般标志。如“……者,……也”表判断等。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外交是没有xiāo烟的战场。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不畏强暴、据理力争,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折服,而盛气凌人、阴险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摄下败下阵来。许多外交英雄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iāo(______)烟 寻衅(______) 折服(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色厉内荏”中,“色”的意思是______;“荏”的意思是______。
(4)请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