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200字。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 】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三下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随着现代学术不断走向专业化与职业化,追求“高精尖”对学者具有极大吸引力。相比之下,文化科学普及工作显得有些简单。无论在学者的科研项目里,还是在学术评价体系中,普及都是一个不那么“高大上”的领域。有意思的是,社会大众对普及读物的需求却空前强烈——他们期待了解科技新发展,希望掌握经济、法律、心理相关知识,愿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界的“高冷”和大众的“热情”形成鲜明反差,反映出当前我国学者撰写的科学普及读物缺乏。在科学领域,以天文学为例,在近年译介的普及读物中,我们看到包括引力波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基普•索恩等一大批科学家的名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方面,近年来我们取得不小进步,但仍有较大提高空间。比如,目前学者撰写的汉字普及读物中,影响较广的是瑞典学者林西莉的《给孩子的汉字王国》,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我国作者在创作方面还有哪些不足。文化科学普及是基础教育与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既关乎文化传承、科学普及的树人大计,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在这样一个领域上,亟待中国当代学者投入更多精力,拿出更多高水平作品。
  学术大家从事普及工作是中国学界的优良传统。新文化运动以来,面向大众的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播,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觉担当。不少名家,如朱自清、顾颉刚、王力、朱光潜、李长之、陆宗达,他们笔下的科普读物篇幅不大、内容平易、语言轻松,却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教育热忱。朱自清《经典常谈》,用朴素清晰的笔触介绍经史子集中的经典著作,为初学者娓娓讲述传统文化要义与精神;李长之《孔子的故事》饱含深情地讲述孔子生平,展现孔子在风雨飘摇中的理想与坚持;王梓坤《科学发现纵横谈》,从东西方的科学传统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学的方法与世界观……无论“常谈”“故事”还是“纵横谈”,前辈学者的努力形成了中国文化科学普及的优良传统。
  在这一传统中,我们发现,把象牙塔中的高精尖,转化为面向大众的文化科学普及,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讲给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绝非“小儿科”。这对学者提出更多要求——深入浅出地介绍专业知识,需要透彻的本体研究,一针见血指向关键之处,否则容易在知识海洋中徘徊打转;想充分吸引初阶读者,不仅要有优美清晰的文笔,还要把握时代文化脉搏,不断尝试新颖多元的表现形式。有学者提出一个精彩的普及理念:“大学标准,小学趣味。”在为孩子讲解古诗词时,既要保持大学教学标准,知识准确、思想端正、审美纯正,又要揣摩小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审美心理,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既保持学术品质,又放下学者架子,这种心态尤为可贵。
  从一定程度上说,全民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是学术生命力的源泉,更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本。让人欣喜的是,在社会需求带动下,大批专业人士尤其青年学子走向文化科学普及领域。他们受过严格学术训练,又适应普及话语方式的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一支专业、优质的创作队伍。近年来,普及读物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质量水平和原创性都明显提升。有专家指出,学术普及是教育和科研单位重要社会职能,能否在学科设置、职称评定等机制层面有所安排有所鼓励,同样关系这项事业的发展前景。
  期待中国当代学者能以别样方式“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做好文化科学普及大文章。
  (孟琢《做好文化科学普及大文章(书里书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科学普及工作相比专业化、职业化的现代学术而言,不太受部分学者欢迎。
  B.文化科学普及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树人大计有重要影响,中国学者需拿出好作品。
  C.朱自清、王力等名家笔下的科普读物讲解科学的方法和世界观,有着深厚的积淀。
  D.大批专业人士走向文化科学普及领域,使得近年来普及读物数量繁多、质量更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提出问题,再结合历史与现实论证做好文化科学普及的必要,最后提出呼吁。
  B.文章以瑞典学者《给孩子的汉字王国》为例,说明了西方对我国科普作品的影响。
  C.文章使用举例论证,来说明前辈学者的努力形成了中国文化科学普及的优良传统。
  D.文章论证了要把学术讲给青少年绝非易事,既要保持学术品质又要放下学术架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大众对普及读物的需求空前强烈,是受到了学者对高精尖热烈追求的影响。
  B.科学领域和中华传统文化领域的普及的对比,突显出学界和大众的鲜明反差。
  C.学术大家从事文化科学普及工作,是中国学界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优良传统。
  D.学术普及是教育单位的重要职能,也是学术生命力的源泉,关系教育事业的前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日,国际权威调研机构发布了《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研究了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的市场状况,指出中国是人脸识别最大的市场,中国AI独角兽云从科技目前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
  报告称,2017年,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价值为10.7亿美元,到2025年底将达到71.7亿美元,在2018年至2025年期间将以26.8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是人脸识别技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