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教案和练习。
10 岳阳楼记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品味优美语言,学习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培养高尚情操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是哪三个呢?有哪些文人墨客在这些地方留下了诗词歌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指的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得形象生动,令人神往;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人肺腑,让岳阳楼名震天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让岳阳楼名震天下的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任颍州途中病死。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写作背景:1045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扩修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目标导学二: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义
1.请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积累文章中常见的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2)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10 岳阳楼记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 点字注音。
谪守(zhé) 浩浩汤汤(shāng)
淫雨霏霏(fēi) 阴风怒号(háo)
日星隐曜(yào) 樯倾楫摧(qiáng)(jí)
岸芷汀兰(zhǐ)(tīng)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谪 守巴陵郡 谪:贬官
(2)增其旧制 制:规模
(3)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美好
(4)横无际涯 际涯:边际
(5)朝晖夕阴 晖:日光
(6)南极潇湘 极:至、到达
(7)迁客骚人 迁:贬谪、降职
(8)连月不开 开:指天气放晴
(9)日星隐曜 曜:光芒
(10)樯倾楫摧 倾:倒下 摧:折断
(11)薄暮冥冥 冥冥:昏暗
(12)去国怀乡 去:离开 国:指国都
(13)至若春和景明 景:日光
(14)沙鸥翔集 集:停息
(15)锦鳞游泳 鳞:代指鱼
(16)岸芷汀兰 汀:小洲
(17)长烟一空 一:全
(1 8)宠辱偕忘 宠:荣耀 偕:一起
(19)把酒临风 把:持、执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 “具”同“倶”,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咐
4.指出下列 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越明年
古义:到 今义:跨过(阻碍), 跳过
(2)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义:景象 今义:观看
(4)是进亦忧,退亦忧
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今义:后退
(5)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细小
5.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百废俱兴)
(2)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旷神怡)
(3)政事顺遂,人民和乐。(政通人和)
(4)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气象万千)
6.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D)
A.前人之述备矣 B.览物之情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属予作文以记之
(解析:A、B、C项均为结构助词,的;D.代词,代 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7.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B.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乃重修∕岳阳楼,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