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教案和练习。
14 故 乡
1.把握主要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3.结合讨论、抒情性文字,理解小说主旨。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有远离故乡外出的经历吗?如果你将离乡远行,很久才会返回故里,甚至永不归来,你会有怎样的感受?(留恋、不舍、惜别……)
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却在文章结尾离开故乡时写道:“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为什么鲁迅先生会不怎么留恋,甚至非常气闷,非常的悲哀?这其中藏了什么秘密?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一探究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写作背景
材料链接: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教学提示】
本文主旨理解须对写作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对历史背景的叙述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本内容。
目标导学二:把握本文线索,梳理故事情节
1.默读课文,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线索。
明确: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2.请根据线索给课文分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交代回乡目的。
第二部分:写“我”在故乡的见闻与感受。其中包括“见到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杨二嫂的变化”“闰土的变化”。
第三部分: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悲哀”之源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哪两个是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
明确:闰土和杨二嫂。
【分析闰土形象】
2.仔细阅读课文有关段落,关注少年闰土与长大后闰土形象的区别,说说闰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4 故 乡
01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
A.阴诲(huì) 篷隙(pénɡ) 萧索(xiāo) 祭祀(sì)
B.装弶(jànɡ) 惘然(wǎnɡ ) 秕谷(bǐ) 髀间(bì)
C.伶仃(dīnɡ) 愕然(è) 嗤笑(cī) 瑟索(sè)
D.寒噤(jìn) 深黛(dài) 潺潺(chán) 恣睢(zì)
(解析:A.“诲”应写作“晦”;B.“弶”应读作“jiàng”;C.“嗤”应读作“chī”。)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1)A.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①,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②么?
B.鲁迅是我心目中的偶像③。
①神灵 ②自己的希望 ③崇拜的 对 象
(2)都如我的辛苦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②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③恣睢而生活。
①劳碌奔波 ②辛勤劳苦 ③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3.下面的一段文字中共有三处画线句,其中两处有语病,两处标点符号有误,请找出来逐一修改。
①鲁迅的故乡绍兴,有水乡之誉。绍兴 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在珍惜、保护和利用方面也存在着隐忧。②因此,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水做起。
(1)标点符号:①句中“水乡”应加双引号。③句中的两处顿号应改为逗号。
(2)病句:②句删去“眼下的”或者将“的当务之急”改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事情)”。③句在“人水和谐”后面添加“的社会”。
4.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大江健三郎深深喜爱《故乡》的原因。
不过,在持续和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我深为喜爱的作品却变成了《故乡》。尤其是结尾处的文字,每当遇见新的译本,我就会抄写在笔记本上,有时间还会把那段中文原样抄到纸上,然后贴在租住房间的墙壁上。当时我离开了儿时的伙伴,离开了大森林中的家,同时寂寥地想象着将来:我也许不会再住回到这个峡谷里来了吧(实际上,后来也确实如此),随后便第一次来到东京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先生在北大附属中学的演讲词)
【示例】《故乡》结尾处富有哲理的语句令他喜爱,《故乡》中表现的回家乡又离家乡的感受令他有所感触,产生共鸣。
5.仔细观察下边这幅题为“家乡‘巨’变”的漫画,说说漫画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
反映了当前开发商盲目开发、占用国家土地资源,从而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的社会问题。
6.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解读方法】要解读一个人,首先要深入地了解他 。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至少写出两种)
【示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