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阅读指导
《朝花夕拾》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1.作者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书名含义、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朝花夕拾》题目含义是:早上的花,晚上捡拾起来。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散文。全书由《小引》《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等文章构成。文章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3.逐篇简介:
(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作者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一位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保姆长妈妈。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从自己在青年时代的阅读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4)《五猖会》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间的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指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
《朝花夕拾》历年中考真题
1.【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
6.名著阅读
(1)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 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
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里。
(2)《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1)迎神赛会 《五猖会》
(2)示例:《琐记》:衍太太怂恿“我”去偷母亲的手饰变卖,“我” 并没有听从,然而却出现了关于“我”偷家里家东西卖钱的流言,“我”心里十分恼怒,这件事表现出衍太太是一个表里不一、用心阴险的人。
【解析】 (1)题中,从“生重病”“扮犯人”等词语中可看出所选篇目为《五猖会》。那么“盛事”就是迎神赛会。(2)题中衍太太的形象主要表现在表里不一、用心阴险、狡猾奸诈等。结合其体事例分析即可。
2. 【2019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
6.名著阅读
(1)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
A.《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鲁迅第一次在日本的同乡会看到的范爱农,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
C.《昆虫记》书中,法布尔用生动话泼、轻松诙谐的笔调,让笔下的虫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尊重。
D.《昆虫记》中法布尔没采用解剖法,而是采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昆虫世界。
(2)《朝花夕拾》里除了有对人和事的领扬,还有冷静的批判。请从《五猖会》或《二十四孝图》中举出一例,指出作者批判的内容。
【答案】
(1)B
(2)示例:《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于“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引起强烈反感,他用此来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的悲惨处境。
【解析】
(1)B项“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错误。鲁迅与范爱农初次相识的地点是:日本横滨。1905年冬,范爱农随徐锡麟夫妇赴日留学。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应陈子英之邀前往横滨迎接,就在这时开始与范爱农相识,官吏检查范爱农等人的行李时翻出给师母带的绣花的弓鞋,鲁迅看到后嗤之以鼻,摇了摇头,被范爱农看到了,从此对鲁迅不满。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鲁迅又看不过去,摇了摇头。1907年日本留学生们接到安徽巡抚恩铭被刺杀、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的消息,举办同乡会时他反对鲁迅等人主张发电回国的想法,专门跟鲁迅作对,从此与鲁迅作对。后来范爱农由于没钱回乡,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只得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革命的前一年再次遇到鲁迅,两人熟识了,范爱农解释了为何当年与鲁迅作对,鲁迅表示歉意,两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本题根据要求举出一例,指出作者批判的内容即可。如《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