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9年12月\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拔高每日练(全国卷题型专练)第2练
  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拔高每日练(全国卷题型专练)第2练.doc
  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拔高每日练(全国卷题型专练)第3练.doc
  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拔高每日练(全国卷题型专练)第5练.doc
  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拔高每日练(全国卷题型专练)第7练.doc
  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拔高每日练(全国卷题型专练)第8练.doc

  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拔高每日练(全国卷题型专练)第2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生态禀赋良好,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的全面推进,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是浙江“千万工程”________的样板村。余村以_________的决心来治理污染,先后关停了矿山、水泥厂和一大批竹筷企业,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在如今的余村,远山、竹林、溪水、民居,共同构成美不胜收的画面。村口有一方水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此取经的人_________,看到浙江乡村的变化,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__________,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让乡村提颜值、增内涵。
  浙江“千万工程”从一处美延伸为处处美,一时美变成长久美,让“浙江美”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名副其实    壮士断腕     络绎不绝     脚踏实地
  B.名不虚传    刮骨疗毒     源源不断     脚踏实地
  C.名不虚传    壮士断腕     络绎不绝     实事求是
  D.名副其实    刮骨疗毒     源源不断     实事求是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B.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C.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D.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B.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C.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D.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材料一:
  外卖有多火?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互联网外卖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家外卖平台全国日订单量约在 2000 万单。由于送餐迅速、种类丰富、支付方
  ……
  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拔高每日练(全国卷题型专练)第5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
  湖口①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②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①湖:指洞庭湖。诗人在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②云梦:是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湖北境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湖口”所见,先放眼湘江水岸,接着远眺云梦,最后注目孤舟离人,描绘出一幅莽苍阔大的湘江暮色图。
  B.颈联实写洞庭湖的景象,诗人对洞庭湖水的描绘,流露出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有关星河高悬的描写,则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
  C.尾联由腊月而想到梅花,由“残”而冠以“零落”,取景设喻妙在自然含蓄,表现了诗人自伤之意,念友之情。
  D.从全诗看,作者采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几种景物纳入同一画面之中,使它们发生内在的联系。
  2.这首诗的“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这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鸟窝
  刘黎莹
  十几年前,这个故事像长了翅膀,扑扑棱棱一头扎进了我的耳朵。
  从此这个故事就一直栖息在我的脑海。现在,我来讲给你们听听:
  枫和晶热恋时,枫用掉工作后好几年的积蓄给晶买了一枚白金钻石戒指。婚后,晶天天戴着这枚戒指,晶说,我会戴一辈子的。
  可是,世事难料,真的是世事难料。
  那天,枫的同学琛来帮枫钉窗纱。琛的手很巧,木工、电工、钳工,样样精通。干完活儿,琛说回去有事,死活不在枫家吃饭。琛匆匆走后,晶在吃完晚饭时发出一声惊叫!
  原来,晶下午在院子里洗衣服时把那枚戒指放在窗台上了,可现在却不见了!
  两口子拿着手电筒在窗台前照了半天,可哪有戒指的影子?
  ……
  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拔高每日练(全国卷题型专练)第8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__________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__________利用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__________、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动__________……(        );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黄沙漫天    妥善    杀鸡取卵    如火如荼
  B.黄沙漫天    妥当    以卵击石    如日中天
  C.过眼云烟    妥善    杀鸡取卵    如日中天
  D.过眼云烟    妥当    以卵击石    如火如荼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B.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C.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
  D.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B.对自然的热爱,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C.热爱自然的情怀,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D.对自然的热爱,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材料一
  近年来,在自动化需求的强劲带动下,全球掀起了一股机器人发展的热潮,形形色色、各具功能的机器人产品,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但不管是工业级的搬运、分拣、切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