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840字。
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精粹(cuì) 熨帖(yùn) 自栩(xǔ) 无的放矢(shǐ)
B. 吝啬(sè) 恐吓(xià) 隽永(jùn) 残羹冷灸(gēng)
C. 瘪三(biē) 仓廪(lǐn) 讪讪(shàn) 祸国殃民(yāng)
D. 蹩脚(bié) 颓废(tuí) 混沌(hún) 冠冕堂皇(miǎn)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本题:
A项,“熨帖(yùn)”的“熨”应读“yù”;
B项,“恐吓(xià)”的“吓”应读“hè”;
C项,全对;
D项,“混沌(hún)”的“混”应读“hùn”;
故选C。
【点睛】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2、形声字标“不同于声旁的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于声旁的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如“言简意赅”的“赅”就不读形旁的“亥”的音。3、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善用排除法。4、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分蘖 猝然 檄文 步履蹒跚
B. 憔淬 卑劣 胆怯 枯燥无味
C. 嘈杂 烂用 孱头 面目可憎
D. 抽屉 签署 接洽 摩摩蹭蹭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本题:
A项,全对;
B项,“憔淬”中的“淬”应改为“悴”;
C项,“烂用”中的“烂”应改为“滥”;
D项,“摩摩蹭蹭”中的“摩摩”应改为“磨磨”;
故选A。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沁园春??长沙》上阕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巧妙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
B.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诗人使用瑰丽的语言推绘了梦游中的仙境,色彩缤纷,迷离惝恍,跌宕多姿。文章最后写梦游后的感慨,表达诗人对名山仙境的向往和对求仙问道的追求。
C. 《拿来主义》批判的矛头指向当时反动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和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鲁迅用“大宅子” “龟翅”“鸦片”“姨太太”等形象的比喻来论证道理,语言嬉笑怒驾,妙趣横生。
D.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话,课文节选部分从直接提出中心论题开始,分析党八股的坏处。并说明分析的方法是“以毒攻毒”,然后逐条列举,一一加以分折和批判。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此类题目包含文学常识的把握,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本题:
B项“对求仙问道的追求”错,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所以应该是“对权贵的抗争”。
故选B。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典诗歌广义包括诗、词、散曲,狭义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以后 诗歌称为现代诗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用了古典诗歌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歌。
B. 赋是一种文学样式。《赤壁赋》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既保留传统赋体诗的特质,又吸收散文的笔调手法,以文为赋,骈散结合,极具特色
C.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文学体裁。《我与地坛》是长篇抒情散文,融叙事、抒情、写景、写人于一体,是充满哲思又极为个性化的作品。
D. 我国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王公年次纪年、年号干支兼用法。“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以十天干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以六十年为一轮回。
【答案】A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