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6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10(内附详细解析).doc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6(内附详细解析).doc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7(内附详细解析).doc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8(内附详细解析).doc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9(内附详细解析).doc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
即时演练
一、(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官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注】。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也。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
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
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谧。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述者,非追论昔贤,妄为优劣之辨,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选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
【注】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文,类似于后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 齿尊:年长受尊崇
B.请者必当其人 当:充当
C.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 累:堆砌,累积
D.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 漫漶:模糊不清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下列各句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 )
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
②两序,非体也
……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
即时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永州(今湖南永州)乡下。②杪秋: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1)诗的中间两联写景紧扣“荒”字,诗中哪些景象体现村庄“荒”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夜 坐
张 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1)试分析一、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请结合本诗对“梧桐”这一形象的描写,分析作者的情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虚 堂
寇 準[注]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寇準(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
(1)本诗前两句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