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230字。

  11 谏逐客书 *与妻书
  话题链接——书信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聿(yù)象形字,一只手握着笔的样子。聿者,所用书之物也。
  “书”,形声字。以“聿”为形旁,以“者”为声旁。本义为“书写”“记载”,引申为“书籍”“文字”“书法”“书信”等。
  【成语链接】
  这就是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啊。
  丹书铁契——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语出《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想起来了李清照的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鱼书雁信:泛指书信。语出《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
  郢书燕说:指的是在解释文章时曲解了原意,但有时可能也表达出了有价值的观点,故也不全作贬义。
  “郢书燕说,固未为无益。”(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 意思是说,郢书燕说,虽错亦得,也不见得就没好处。
  二、句之美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品读 多年的战乱,颠沛流离,妻离子散,不知道远方的亲人怎么样,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恋和祝福。
  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辞官回家。后以“秋风”喻思乡归隐。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品读 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3.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明•袁凯《京师得家书》
  品读 我家远在三千里外的江南水乡,今天接到一封家书,信上写满了十五行。十五行的信全没有别的话,都只说着要我早早回到家乡。可见思乡之切!
  这首诗的后两句: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拳拳眷念之情充溢字里行间。
  三、诗之韵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和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清三大思想家。
  顾炎武【注】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赏读 这是一首酬答诗。王处士是作者的好友。此诗写出了他们虽天涯沦落,却肝胆相照的友情,写得沉着深挚。诗人在抒写离情别绪之中,又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而这两种情感却是如此有机地熔铸在一起,整首诗苍凉沉郁,情深意切,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对恢复明朝统治的矢志不渝,颇能打动读者的心弦。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有停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