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850字。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5分)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1.文中“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中“患”的意思是 。(1分)
2.司马光关于学习的观点是什么?(2分)
3.简要概括选文所写司马光在学习上的特点。(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5分)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①。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与副将周国柱扼贼邓坎②。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③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注】①石砫:地名,宣抚使:当地土司。②邓坎:地名。③南川路:指秦良玉所带的南川路。
1.“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句中的“征”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秦良玉的主要事迹。(2分)
3.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秦良玉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5分)
陆九渊,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①,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谓人日:“闻人诵伊川②语,自觉若伤我者。”又日:“伊川之言,奚为③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初读《论语》,即疑有子④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日“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宋史•陆九渊传》)
【注释】①总角:借指童年时期。②伊川:北宋理学家程颐的别称。③奚为:为什么。④有子:孔子的学生。
1.“即疑有子之言支离”句中“疑”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2. 请简要概括文中是如何表现陆九渊自幼好学的?(2分)
3. 陆九渊的读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5分)
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游,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1. “其家素贱”句中“素”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2. 请简要詹鼎的求学之路不顺畅的原因?(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