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同步练习题.docx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翻译、阅读.docx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文言现象、翻译、简答、阅读.docx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重点句子翻译.docx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班级:         姓名:        
  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卷:夯实基础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穿井得一人》
  3、【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
  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
  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    
  C.若屈伸呼吸     D.未若柳絮因风起
  【解析】A像,如。B如。C你。D如。
  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
  A.不若无闻也   B.有闻而传之者  C.闻之于宋君  D.闻之,欣然规往
  【解析】A听说。B听说。C使知道,使动用法。D听说。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
  A.宋之丁氏  B.国人道之  
  C.闻之于宋君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解析】A助词,的。B代词,这件事。C代词,这件事。D代词,这件事。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D   )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D.闻之于宋君
  【解析】A倒装句。B倒装句,状语后置。C倒装句。D被动句,“于”表被动。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 
  C.其人舍然大喜         D.因往晓之。
  【解析】A“不”同“否”。B“亡”同“无”。C“舍”同“释”。D没有。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班级:         姓名:        
  一、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⑥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⑦得一人之使:古今异义,古义:劳动力;今义:用。
  ⑧因往晓之:古今异义,古义:告知,开导;今义:天明。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奈何忧崩坠乎?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
  之:
  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