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阅读.docx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选择题.docx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阅读.docx
  七年级上期中后文言文检测题(带答案)【部编版】
  (一)第16课《诫子书》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并解释: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③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长。
  ④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今异义,古义:轻薄;今义: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
  ⑤意与日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消失;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2、一词多义:
  学
  ①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之
  ①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②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以
  ①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来。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连词,用来。
  志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名词,志向。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3、判断文言句式:
  ①夫学须静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
  二、选择题:
  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解析】D正确停顿应为
  七年级上期中后文言文选择题(带答案)【部编版】
  (一)第16课《诫子书》
  班级:         姓名:        
  选择题:
  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解析】D正确停顿应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小大之狱,虽不能明察。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安陵君其许寡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夫君子之行。          辍耕之垄上。
  【解析】A来;因为。B即使;即使。C祈使语气,一定;代词。D助词,的;动词,去、往。
  3、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文言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非学无以广才                 B. 腰白玉之环
  C. 长跪而谢之                  D. 轻寡人与
  【解析】A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长。B词类活用,腰间佩戴。C古今异义,道歉。D词类活用,形作动,轻视。
  4、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七年级上期中后文言文检测题(带答案)【部编版】
  (一)第16课《诫子书》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3、【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4、【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5、【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6、【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7、【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8、【广才】增长才干。
  9、【[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10、【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11、【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12、【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13、【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14、【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15、【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6、【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17、【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18、【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二、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并解释: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