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960字。

  专题16《晚春》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知识储备】
  一、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初春万物复苏,万紫千红,美不胜收。但是晚春呢?是“绿肥红瘦”,还是“东风无力百花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走进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晚春》,看看在韩愈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美妙。
  二、目标
  1、了解与韩愈有关的文学常识;
  2、领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诗的写作手法,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4、背诵并默写全诗。
  三、原文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四、注释
  《晚春》:选自《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九。
  草树: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
  不久归: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
  斗:竞争,比赛。
  芳菲:花草的芳香。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
  才思:才气、才华。
  惟解:只知道。
  五、诗意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六、赏析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极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又一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激情,进而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
  启示: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抛弃那点小小的自卑心理,放弃那点微不足道的自尊,抓住时机,利用大好时光投身到为自己、为他人创造美好未来的大环境中呢?
  七、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字退之, 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唐代古文运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韩愈生平
  韩愈,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