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柯灵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冷清秋作品精选精练.doc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柯灵作品精选精练.doc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蓝月作品精选精练.doc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李艳作品精选精练.doc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李笙清作品精选精练.doc

  柯灵作品精选精练
  苏州拾梦记
  柯灵
  在芸芸众生之间,我们曾经有过无数聪明善良生物,年轻时心里孕育着一个美丽的梦境,驾了生命之舟,开始向波涛险恶,茫无涯岸的人海启碇,像童话里追逐仙岛的孩子,去寻求那伊若可即的心灵世界。结果却为冥冥中叫做“命运”的那种力量所播弄,在一些暗礁和激湍中间,跌跌撞撞地耗尽黄金色的年轮,到头是随风逐浪到处飘流,连方向也完全迷失——这样的事我们看见过许多,我这里想提起的只是一个女性的故事。而她,也就是我的衰老的母亲。
  ……
  苦难的时代普遍地将不幸散给人们,母亲所得到的似乎是最厚实的一份。
  我记起来,她今年已经是七十三岁了;这一连串悠悠的岁月中,却有近五十年的生涯伴着绝望和哀痛:二十几岁时,她从江南繁华城市,独自被送向风沙弥天的辽远的西北,把一生幸福交托给我的叔父。叔父却是为着他的重病,想接了新妇来给自己“冲喜”。不过一个多月,就把她孤单单地撇下在那极其寒冷的世界里了。我的冷峻的父亲,将一个孱弱多病的我过继给她,要求她为死者守节。后来她所获得的是中华民国大总统题褒,一方叫做“玉洁冰清”的宝蓝飞金匾额,几年前却跟着我家的旧厅堂一起火化了。——就是这样,她依靠着大伯生活了许多年,也就在那些悲苦的日子里,我由她抚养着生长起来。
  哦,我忘却提了,她的故乡就在那水软山温的苏州城里。
  时光使红颜少女头白,母亲出嫁后却从此不再有机会踏上她出生的乡土。悠悠五十年,她在人海中浮荡。从陕西到四川,又到南国的广州。满清的覆亡使我的父亲丢了官,全家都回到浙东故乡,这以后二十年的暮景,家里的人逐渐死去,流散了。四五年前的一把火,这才又把她烧到了上海。
  越过千山万水的迷路的倦鸟如今无意中飞近了旧枝。她应当去重温一次故园风物!
  一直到前年,也就是战争爆发的那一年春天,我才陪着她完成了这伤感的旅行。
  是阴天,到苏州车站时已经飘着沾衣欲湿的微雨。苏州城!你五十年前出嫁的姑娘,今天第一次归宁了。每过一条街,我告诉母亲那街道的名字,每一次,她都禁不住惊讶得忽地失笑。“哎哟,怎么!这是什么街,不认得了,一点也不认得了!”
  燕子归来照例是寻觅旧巢。纵使几十年风霜没有损伤了当年的佳人,也早该白发萧萧,见了面也不再相认了。
  薄暮时到了巷尾一家古旧的黑漆门前。
  剥啄地叩了一阵,一位和祥的老太太把我们迎接了进去。可是她不认得这突兀的来客。
  “找谁,你们是找房子的?”
  “不,是找人,请问有一位金小姐可住在这里?”
  主人呆了半天,仿佛没有听得清意思。“哎哟!”母亲这一声却忽然惊破了小院黄昏的静寂。她惊喜地一把拖住了主人。
  “哦,你是金妹!”
  “哦,你是……三姐!”
  夜已经无声地落在庭院里了,还是霏霏的雨。从一对老年人莹然欲泪的眼睛里,我看出比海还深的人世的欢喜与辛酸,体味着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奥妙的意思。我的心沉重得很,也轻松得很。我像在两小时里经历了一世纪。感谢上帝降福于我不幸的母亲!
  把母亲安顿在她的旧侣的家里,我自己仍然在旅舍里住着。
  春快要阑珊了!天气正愁人,我在苏州城里连听了三天潺瀑的春雨。冒着雨我爬过一次虎丘,到冷落的留园和狮子林徘徊了一阵。我爱这城市的苍茫景色,静的巷,河边的古树,冷街深闭的衰落的朱门。可是在这些雾似的情调里,有多少无辜的人们,在长久的岁月中度着悲剧生涯?
  我的心情有些寥落。但我为母亲的奇遇高兴。五十年旧梦从头细数,说是愁苦也许是快乐。一生的厄运积累得透气的空隙也没有,有时只要在一个——仅仅一个可以诉苦的人面前赢得一把眼泪,一声同情的感喟也可以把痛苦洗涤干净。我不能想象母亲的情怀,愿这次奇遇抖落掉她过去的一切……
  第四天晚上离开苏州时天却晴了。一钩新月挂在城头,天上鳞鳞的云片都镶着金色的边。——好会捉弄人的天!路畔一带婆娑的柳影显得幽深而且宁静,却有蹄声得得,穿过柳荫向那永远是行色倥偬的车站上响去。别了,古旧的我的母乡苏州!明儿我们看得见的,是天上那终古不变的旧时明月!
  别离的哀伤又在刺着衰老的心了。可是从母亲的脸上,我看见了一片从来没有的光辉。
  “暧,总算看见她了!做梦也想不到。她约我秋天再来,到她家里多住一阵子。也好,大家都老了,多见一面是一面。”我知道,她在庆幸她还了多少年来的宿愿。
  可是就在这一年的夏天,时代起了激变。
  在上海暴风雨的前夜母亲回到了残破的家乡,一年半来她就像被扔在一边似的寂寞地活着。而她的早已无家的母乡,落入魔掌也一年多了。在这风雪的冬天,破楼上摇曳着的煤油灯下,不会埋怨人生的过于冷酷吗?战士的心里也许只有搏斗。我却时时想起我的不幸的母亲,和这战争中一切母亲的悲运。
  可是母亲却惦记着苏州,惦记着苏州的旧侣,絮絮的从信里打听消息。可怜的母亲,我可以告诉您吗?您的母乡正遭着空前的劫。您的唯一的旧侣,我不敢想象她家里的光景。有一时我常常把一件事情引为自慰,那就是那一次苏州的旅行,因为我想如果把那机会放走了怕也要永远无法挽回。但我如今倒有些失悔了,没有那一次坠梦的重拾,也许这不幸的消息给她的分量还要轻些?我又怀着一种隐忧:“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母亲说过她愿意长眠在祖茔所在的乡土,她会不会再在晚年沦入奴隶的厄运,像她的旧侣一样,风前的残烛再使她作异乡的飘泊?                               
  一九三九年一月
  注释:①柯灵,浙江绍兴人,著名作家,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坚持抗日爱国文化工作。1937年抗战爆发前陪母回乡。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州拾梦记》记叙了作者年过古稀的养母熬过辛酸的大半生后,才有机会回到故乡苏州重拾旧梦,全文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B.为了不让文章平铺直叙,作者将母亲出嫁,五十年间四处漂泊,与姊妹意外重逢等多个情节,细心安排剪裁,穿插文中。
  C.在作者精巧华丽语言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母亲悲痛和愤怒的情感在不停奔涌着。
  D.《苏州拾梦记》是一个时代普通人生活的缩影,也抒发了作者缅怀故土的心声。
  2.有人说本文“以小见大”,以母亲的遭遇反映出最广阔的社会现实
  ……
  冷清秋作品精选精练
  万物复苏的季节
  冷清秋
  站在北岭的麦田里四下看,经过一冬的沉睡,麦苗们此刻都苏醒过来了。韭叶一样的叶子绿油油地透着勃勃生机,就像是每一根麦苗里都暗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秋子姐洞悉这些,她懒洋详地握着锄头的手在麦垄中间轻轻一划拉,就把那些杂草带走了。
  秋子姐说,听——麦苗快要拔节了。我侧耳听听,什么也没听到。
  但我信秋子姐的话。秋子姐那么美丽,那么美丽的秋子姐又对我那么好,她说的任何话我都该相信。哪怕她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我是我妈捡来的,我也信。为什么不信呢?信秋子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一件事,何况只要跟着我秋子姐,时不时就有好吃的水果硬糖,那裹着透明印花的玻璃糖纸,变戏法一样从秋子姐的手里安放在我的手心儿。
  水果糖是穿白衬衣的小学教师带来的。人们都叫他白老师,我大娘叫他白蘸糖。我才不信,一个大男人凭什么起这样叫人发笑的名字?尽管后来秋子姐说我是馋猫只记得吃,我也不信。秋子姐是我大姐,不是亲大姐的亲大姐,虽然我真有个亲大姐,但她拧起我的耳朵一点都不惜力气,即便是为了我的耳朵着想,我也要想着从不拧我耳朵的秋子姐。
  秋子姐是我本家大娘家的女儿。但我觉得秋子姐生错了家或者我投错了胎。不然,我就可以时时刻刻保护她。
  三忙时的晚上,秋子姐拿叉杆在麦场上翻麦子,不知怎的她脚下一滑,整个人就从打麦场飞倒在了麦场下面的窑洞院子里……躺了三个多月后秋子姐终于可以起来下地走路了,但是她走路的样子好奇怪,整个身子一瘸一拐又一抖,就像是她不是在走路而是在惹人发笑。
  大娘早先给秋子姐瞅下的那家好人家自此再无照面。待冬月来时,听说好人家敲锣打鼓迎娶了邻村的赵家姑娘。
  本家二嫂气不过,撺掇着要和秋子姐去闹腾个不好看来,秋子姐惨白着脸淡淡一笑再无接腔,转过身儿她自己该忙啥照样忙着。
  俗话说,有女不愁嫁。何况秋子姐正当芳华,眉眼生得俊俏不说,家里地里她都能拿下,虽说是腿脚略有残疾也不怕。黄了那家有别家,那段时间大娘一趟趟赶着催,隔三岔五就有媒人领着男的来相看。可相来相去,秋子姐只是咬着嘴唇冷着脸不说话。
  望着越拐越厉害的秋子姐,我大娘下了狠心。她得闲就拎着一匣子点心一趟趟朝媒人家里去催,那架势摆明了急着把秋子姐赶紧立马马上嫁出去。一匣子一匣子点心送过去,终是有了效果,媒人说家里穷倒插门的可行?就秋子姐一个女儿的我大娘一下子转悲为喜,就像是原本想甩包袱不要呢,不料捡着一个大元宝。
  于是,很快家里就多了自愿倒插门的一贫如洗的白老师白姐夫。
  白老师姓白,清清白白的白,白玉无瑕的白。他除了会教书居然还会吹笛子,星子洒满夜空的晚上,大娘家小院里嘈杂的人声渐渐会随着悠长辽阔清凉的笛音慢慢静下来,一颗一颗心追着笛音跑出去老远老远,到了小河边也徜徉着不愿回来,有时,甚至会随着笛音到了天上,软软附在云朵上不下来。
  但令人惊奇的不止这些,最惊讶的是和白老师结婚后,秋子姐的瘸腿竟然不治而愈了。
  秋子姐每天挎着篮子或扛着锄头跟着白老师下地或者赶集,一对人儿就那样默默无语地一前一后走在路上,谁也没有说更多的话,但即便是傻子也看出来俩人之间的脉脉情谊。
  春季天寒。清晨,白衬衣姐夫拎着水桶去井边打水,多嘴的二嫂子亦步亦趋地追着问: “哎,白蘸糖——白蘸糖, 你俩是不是之前就认识?人家都说你们使的是苦肉计?有人之前赶集见过你和秋子在后墙站着?”
  打好水的白衬衣并不接话,只是叫声二嫂子说:“二嫂子, 你褂子穿反了。”二嫂子“哎呀”一声低头看,骂上一句就急匆匆朝回走。待走几步再回头,白衬衣已经消失在拐角了。
  那时,热辣辣的太阳升起来老高了,照耀着村东头的大槐树和大槐树新生的嫩叶,照耀着大槐树下面的辘轳和井台,以及井台上湿漉漉的水印子。村子的小道上偶有坦然漫步的黄狗懒洋洋地望你一眼望他一 眼,即便是有扑棱翅膀的鸡子路
  ……
  李艳作品精选精练
  斗茶
  李艳
  “黄局,上回我输,这次咱老哥儿俩再比一回!”
  “还叫黄局,骂人了啊!”老黄摆摆手,“老李,你这人还真倔!先说好了,这次谁输了可得请客!”
  老黄和老李那可是一对历来已久的“冤家”!在单位上就明争暗斗,廉政风一来,俩人又争着戒烟戒酒,最后连茶也争着戒。可笑的是,退休后居然又争着解除了“戒茶”之律,一言不合就斗茶!
  老李点头嘿嘿一笑,“我先开始!”话一落他先烧上一壶山泉水,又从包里拿出茶饼置于茶盘上,下刀,开饼,茶箕收拢待用。开水先热了杯器,茶叶入壶,再沸水醒茶,头汤去掉,再冲二泡。公道杯分好,二人各一杯。只见细白瓷盏里,茶汤艳红剔透,与杯白相映,煞是好看。老黄端起一杯,腕部送力,杯中茶汤便由着腕力向顺时针方向搅动,茶色在汤中匀动,香气也随之而出。老黄眯眼一嗅一啜,入口醇厚回甘,齿颊留香,茶韵无穷。
  “不错!有年头!”
  老李这才端起杯品饮。先让茶汤在口腔中游了个来回,再落入喉咙。之后笑容满面,胸中稳操胜券,“好吧?比你上次赢我的岩冷古茶还略胜一筹!”
  “老倔头,别高兴得太早了!等着,我拿宝贝出来!”老黄洗杯换壶,当他用茶箕盛着茶从茶盒里拿出来,老李的眼先直了!
  “黄局,你这,你这茶还真是宝贝呢!”
  “嗯!确实是宝贝!”老黄得意地笑了!“蒙顶黄芽!稀罕吧?!”
  说起蒙顶,还有个故事!当年,苏东坡与蔡襄在惠山寺斗茶,用的是素有“天目”之称的鬼毫建盏杯,自恃有“仙茶”之美誉的“蒙顶山茶”,加之东坡对品茶、烹茶的造诣,以为便能斗赢大学士蔡襄。不料,在烹好茶出汤后,蔡襄的茶盏里,茶饽沫纯白似雪,经久不散,“咬盏”之艺把东坡赢得心服口服。因此,这段史上的“斗茶”让蒙顶更加扑朔迷离了!
  “你拿蒙顶来压我?哼!茶艺不行再好的茶也是浪费!再说了,就这蒙顶,史上一败名‘垂’千古!”老李跷起二郎腿,嘴巴上这样说,眼角的精光还是闪烁在那盒蒙顶上!
  “哈哈!能受东坡先生青睐,虽败犹荣!等着看好吧!”老黄也没含糊,娴熟的茶艺一点不比老李差!不消一刻,茶出。老李低头闻着茶香,眼观茶色,只见杯中汤色黄中透碧,清澈透亮,手指摇杯轻晃,仿佛一团琥珀在杯中生香,品一口,甜香鲜爽,甘如洌露,茶香由口鼻引入身体各处,直令筋骨松软,毛孔舒张。
  “服不服?”
  “不服!我还有货!”老李头边说边开始第三盘斗茶。
  他这次拿出的是一个普通的茶包。
  “不是我说你,太倔!你说说,要是当初不戒茶,你个副局能那么早就内退?”
  “嘿,你正局退休难道就不是因为戒茶?”
  “我那时可是病退!戒茶也是因为服药不能喝茶才戒的。你戒,是因为怕人送茶!人家连茶都不送你了,你还在官场混啥?定内退不选你选谁?”
  “黄局,你装病那会儿还真像!”老李用手戳戳心口,“心痛呀!退了也好!自己买茶喝,心里踏实!”老李端起刚泡好的茶一饮而尽。
  “退下后是踏实了,可是,心里咋又空了呢?”老黄是个空巢老人,儿子在外工作,一到月底除了收到他们通过手机银行的入账通知,平时连个照面都没有,退休后的生活,也就和老李出来斗茶时,翻出压箱底的好货赢了他,才感觉生活尚有一点生趣!想起这些就一阵心紧,端起杯也一饮而尽,这茶汤刚入口,一股难忍的苦涩茶碱当即让他差点没吐出来!“这是什么茶?”
  “闺女给我买的茶,最便宜的那种!知道我爱喝茶,每个月都送来……”
  老黄举杯再饮,在口腔里细细品着,让味蕾在苦涩的茶汤里缓缓苏醒,慢慢回甘,咽下后,他对老李说:“明天,我请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运用神态描写,写老黄拿出“蒙顶黄芽”时,老李“眼先直了”“眼角精光闪烁”,表现老李的惊讶与艳羡。
  B.老黄和老李退休前“戒茶”与退休后热衷“斗茶”的情节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人走茶凉”社会现象的思考。
  C.小说插入“苏轼与蔡襄斗茶”的故事,既写出了老黄内心的得意、战胜老李的信心,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文化意趣。
  D.小说在写老李、老黄斗茶艺时,通过对沏出茶水的描写、人物品茶时的感受,从侧面表现出老李和老黄茶艺的精到。
  [解析] B项,并非表现“人走茶凉”,而是表现对生活和亲情的思考。
  [答案] B
  2.[分析技巧手法] 作品三次写“斗茶”,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注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