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24840字。
金华十校2020年4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原由于没有实现自己的报负, 变法改革失败, 遭贵族排挤诽谤(bàng) , 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于是在被流放的过程中,心中极度苦闷绝望,最后选择了投汨(mì)罗江自尽。
B.短视频博主李子柒“火”到了国外,她用心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无论是桃花酒、琵琶酥(sū) 等美食, 还是缫(sāo) 丝、刺绣等工艺,都按古法流程,步步精心制作。
C.在落日余辉里,城市里的人们在深秋中显得有点匆忙,各自走向属于自己的那个熟悉的地方, 慢慢笼(lǒng) 罩的暮色中,夕阳努力地染红着天地,却也阻挡不了夜色降临(líng) 的步伐。
D.2019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前三季度规模(mó)已近4万亿元,今后,通过相关部门鳞选诸多示范项目、开展信息消费馆建设等举措,信息消费的潜(q ián) 力将持续释放。
【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
【解答】A.“报负”中的“报”应改为“抱”。
B.正确。
C.“余辉”中的“辉”应改为“晖”;“降临”中的“临”应读“lín”。
D.“鳞选”中的“鳞”应改为“遴”。
故选:B。
【点评】字形题一般可以采取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如果题干是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无错别字的;如果是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如果题干是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在中国传统学术里,史学的地位非常重要。【甲】它不但渊源甚早,而且各类史籍卷帙浩繁。相较于世界各地其他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史学的发达堪称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
【乙】“夫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将其视为传承文明的载体、提供经验教训的宝库。历代史籍体现着中国人对于各种社会实践的记录与思考,历史故事往往影响后世的政治行为,甚至成为制度与政策合法性的主要来源。
在《中华文明的经脉》一书里,姜义华教授继续了出版于2012年的《中华文明的根柢》一书中的基本思路,从宏观的理论视角出发,深入思考中华文明为什么是有机的整体、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中华文明的实践体系、中华文明的话语体系、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等具有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的问题。【丙】他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丰赡翔实的中华文明整体画卷,提供了许多值得史学工作者进行进一步细致探讨的重要课题。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卷帙浩繁 B.对于 C.继续 D.丰赡翔实
3.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天气转暖,疫情向好,户外活动的人多了。不仅适当的户外活动能放松心情,还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当然,在回归大自然的同时,也不能掉以轻心。
B.截至4月2日,全国共有60名公安民警和35名辅警牺牲在抗击疫情和维护安全稳定第一线,他们用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英雄。
C.我国每年因食用农药污染的食品而导致中毒的人数达到20万以上,约占食物中毒人数的三分之一,长期摄入过量农药会对人的多个系统造成危害。
D.华为的“天才少年”项目是任正非发起的一个用顶级的挑战和顶级的薪酬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旨在用更高更强的技术来支持华为后面的持续发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