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340字。
北京市平谷区202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班级开展“青春??责任”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一位同学搜集了历史上的抗疫资料,阅读资料完成(1)-(3)题。(共5分)
东汉年间,疫病肆虐。成千上万的人被病疫吞没,一时间十室九空,哀鸿遍野。张仲景目睹了友邻、挚朋和亲人相继离去,他为自己无力挽救生灵感到无比地遗 ① 和深深地自责。面对飞来的横祸,他决心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在以后的数十年里,他 ② 不倦地学习,博览群书。看书之余,和叔叔一起外出治病,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此外他还处处留心观察,四处搜集民间验方【甲】历经数十载终于写成了传世之作《伤寒论》。
(1)依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虐(niè)横(héng) B.虐(nüè)横(hèng)
C.虐(nuè)横(hèng) D.虐(nüè)横(héng)
(2)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撼 ②滋滋 B.①憾 ②滋滋
C.①憾 ②孜孜 D.①撼 ②孜孜
(3)在【甲】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A.逗号 B.冒号 C.句号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肆虐”的“虐”读作“nüè”,“横祸”的“横”读作“hèng”。
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的掌握。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段的内容,①应为“憾”,组词“遗憾”。
②应为“孜孜”,组词“孜孜不倦”。
故选:C。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根据平时对标点符号的积累,以及语段的内容的理解,在【甲】处填入逗号。
故选:A。
【解答】答案:
(1)B
(2)C
(3)A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一位同学要在班会课上声情并茂地朗读一首诗,献给驰援武汉的医生。课前他做了如下赏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
南国的旖旎被阴霾裹挟
看不见的硝烟悄然弥漫
冲锋
在病房病人与病床间
咫尺间的战场危机四伏
挥汗如雨
病毒嗜血的本性未改
在飞沫中觊觎着下一个健康
跃马横刀的雄姿属于白衣天使
你的妩媚与矫健
消融南国罕见的冰雪
A.将“病房”“病人”“病床”三个名词意象并列组合,不加任何修饰,显得结构非常紧凑,展现了医护人员治病救人的繁忙景象,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敬意。
B.“咫尺”和“危机四伏”形成对比,写出了空间之小而危险之大,交代了医护人员面临的严峻环境,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紧张和担忧。
C.“挥汗如雨”运用比喻,既写出了医护人员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又突出了防护服的密不透风。
D.“觊觎”运用拟人的修辞,既写出了病毒的狡猾,也从侧面交代医护人员处境的危险。
【分析】诗歌描写了在大疫面前医护人员治病救人的繁忙景象,赞颂医护人员不惧风险,忘我工作,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敬意。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ABD.正确;
C.有误,“挥汗如雨”运用的是夸张,不是比喻。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掌握诗歌的内容。要求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诗歌,做出选择。
3.下面是一位同学未完成的对联,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组补充完整。(2分)
八方聚爱, ① 。
② ,情连宇内卫中华。
A. ①爱涌心头驰江城 ②万众情牵 B.①爱涌心头驰武汉 ②万众牵情
C.①爱心涌起驰江城 ②万众情牵 D.①爱心涌起驰武汉 ②万众牵情
【分析】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结合积累作答即可。
【解答】根据“聚爱”这一动词加名词的形式,可知②应为“万众牵情”;根据“情连”这一动词加名词的形式,可知①为“爱涌心头驰武汉”。
故选:B。
【点评】对联答题方法:
1、字数相等。即上下句的字数必须相等。
2、词性相对。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必须相同。
3、结构相应。上下联的语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4、节奏相合。上下联在哪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5、平仄相协。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相对。
6、意义相关。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逻辑关系,构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