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10字。
  祝福
  【学习目标】
  1.	梳理小说情节,体会倒叙手法的作用。
  2.	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	通过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体会本篇小说主题,学习分析小说主题的一般方法。
  【课前学习】
  一、文学常识积累:
  1.《祝福》选自《     》,作者是     ,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    》和《     》,散文集是《     》,散文诗集是《     》,还有杂文集17本。
  2.“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五部经典著作。
  3.小说三要素,      、      、     ,小说情节一般分为    、   、    、    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   ,为了深化主题在结尾加上“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二、课文梳理:
  1.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请据此按时间顺序重新列出小说情节结构。
  序号	情节	内     容	起止段落	时间
  1	序幕		1-2	旧历年底祭灶日(腊月二十三)的夜晚
  2	结局		3-33	旧历年底祝福的前一天
  3	开端		34-53	一年的冬初到新年过后十几天(时祥林嫂二十六七岁)
  4	发展		54-65	一个新春(祥林嫂被婆家抢走后没几天)
  5	高潮		66-111	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后又过了两个新年
  6	尾声		112	祥林嫂死后(恰巧是)祝福日
  2.	思考:找出文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填写下列表格。
  时间	年龄	服饰	面貌	眼睛
  初来鲁镇	二十六七岁
  再来鲁镇	三十来岁
  临死之前	四十上下
  【课堂探究】
  一、结合课前学习第二题第1小题回答问题。
  1.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小说情节顺序
  2.由上可见,本文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而是采用了    的手法,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3.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这种手法的?
  二、结合课前学习第二题第2小题回答问题。
  1.结合表格分析,在三个时间段分别发生了什么事,祥林嫂形象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
  初来鲁镇:
  形象特点:
  再来鲁镇:
  形象特点:
  临死之前:
  形象特点:    
  2.二十多岁的祥林嫂从婆家逃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鲁镇,最终却死在了祝福夜的鲁镇。祥林嫂的死可以说是一场可怕的集体谋杀,次要人物一一登场,最终将祥林嫂推向绝境。请分析小说中的这些次要人物在小说中分别代表哪一类人,作了哪些事。
  人物	代表阶层	事件
  婆婆	封建家长(夫权)	逼迫祥林嫂改嫁
  鲁四老爷
  四婶	鲁镇封建礼教维护者
  (政权)	认可祥林嫂婆婆的权利,歧视再嫁的祥林嫂,认为祥林嫂是寡妇,不干净,不让她参加祭祀,从而彻底摧垮了祥林嫂的生存愿望,从精神上、进而物质上将祥林嫂逼上绝路
  大伯	封建家族(族权)	侵占祥林嫂的房子,赶走祥林嫂
  柳妈	鲁镇的善女人(神权)	讥笑祥林嫂的再嫁,并用她的鬼神观念严重威胁了祥林嫂的生存信心,导致了祥林嫂的精神崩溃
  我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灵魂有无问题中似是而非的答案
  3.请结合表格分析小说中一个次要人物的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