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2860字。

  2019-2020年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笔记
  宋 娟
  宋代笔记数量多,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唯宋则出士大夫手,非公余纂录,即林下闲谭,所述皆平生父兄师友相与谈说,或履历见闻,疑误考证。故一语一笑,想见先辈风流。其事可补正史之亡,裨掌故之阙”,大抵道出了宋代笔记的特点和价值。宋代士人集官僚、文士、学者三位于一身,别具才学识见、胸怀气度与人格品味,同时谐趣幽默,笔记正是能更好地载录文人思想、性情、生活的文体。宋代笔记作者常以亲闻亲见的资料来源,记录日常生活,品藻身边人物,抒写生活情趣,其在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境遇的广阔性、真实性特别是谐趣性上,超越了同时期的其他文体样式和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笔记作品。宋代文人的谐趣逸事,在宋代笔记中有充分的记载,显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机智敏锐与生存智慧,同时也影响了宋代笔记的风格特征。
  宋代文人以特有的谐趣幽默个性,显现了积极乐观、旷达超逸的风姿气度,同时谈笑嘲谑也多指向自我。如《谈苑》所载“曼卿坠地”,驭者失鞍,马惊坠地,对于临街出行的官员而言,是尴尬至极、有失颜面的突发事件,而石延年却能找到最好的自我解嘲方式:“从吏遽扶掖升鞍”,慌乱的场景中延年仍能喜笑颜开、自我打趣:“赖我石学士,若瓦学士,岂不破。”这种机变调笑之语,更能见出其机智敏锐、心性豁达的一面。《独醒杂志》所载关于苏轼与黄庭坚的相互评价“树梢挂蛇”与“石压虾蟆”,看似调谑,开怀大笑之余,“以为深中其病”,实际上也非常形象贴切地概括了二人的书法风格,可以看出师生二人滑稽善谑的相互评价是卓有见地的。滑稽之语,劝诫醒豁,显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生存智慧。
  宋代笔记的谐谑风格,一方面是其中所载录的宋代文人谐趣滑稽的鲜活形象,构成了宋代笔记特征鲜明的主题内容之一,从而使宋代笔记在文体上先天带有了谐谑风格。宋代笔记撰者身处浓重的滑稽善谑的社会风气之中,自然也多撰滑稽善谑之事,宋代笔记是载录此类内容最适宜的文体形式。人物是笔记的重要话题之一,笔记条目式的书写方式最终也能聚群成象,展现人物主流的性格特征和审美风度。另一方面,宋代笔记文体特征渐趋成熟,笔记作者创作倾向鲜明。他们或插科打诨竞才逗趣,或乡间野老调笑取乐,或讽谏时政笑傲王侯,宋代笔记作者已经将“供谈笑、广见闻”的创作观念转化为一种创作自觉。从宋代笔记序言中可以看出撰者对创作倾向和风格的自我体认。如欧阳修《归田录•自序》:“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叶梦得《避暑录话•序》“泛语古今杂事,耳目所接,论说平生出处,及道老交亲戚之言,以为欢笑”,正文又重申此意:“士大夫作小说杂记所闻见,本以为游戏……”从撰者自序,可以明晰感受到宋代笔记撰者对谐谑风格的自我体认。
  宋代士人治世报国的理想,在宋代笔记中也有生动丰富的记载。宋代笔记虽然篇幅短小,且多是条目式的只言片语,作者善谐谑的创作倾向也能在跌宕性的情节、生动性的叙事和经典性的场景中得以实现。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代笔记的内容丰富,它是最适合载录文人思想、性情、生活的文体。
  B.宋代笔记中有充分记载的文人谐趣逸事形成了宋代笔记的主要风格特征。
  C.宋代笔记中的滑稽谈谑、劝诫醒豁之语,显示出宋代笔记特有的生存智慧。
  D.除记载宋代文人的谐趣逸事,宋代笔记也记载了宋代士人治世报国的理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代笔记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的,这一点从作者所引用的“其事可补正史之亡,裨掌故之阙。”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
  B.《谈苑》所载石延年自我解嘲之事不仅体现其机智敏锐、心性豁达的一面,也证明宋代文人具有积极乐观、旷达超逸的风姿气度。
  C.《独醒杂志》所载关于苏轼与黄庭坚的相互评价,既概括了二人的书法风格,也有力地证明了宋代文人的谈笑嘲谑都指向自我。
  D.作者列举了欧阳修、叶梦得两位撰写自序的例子,并引用其自序内容,是为了证明宋代笔记撰者对于谐谑风格也是有自我体认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代笔记超越了和它同时期的其他文体样式以及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笔记作品。
  B.对宋代文人谐趣滑稽的鲜活形象的载录,构成了宋代笔记特征鲜明的主题内容之一。
  C.宋代笔记多撰滑稽善谑之事,这与宋代笔记的撰者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
  D.宋代笔记虽然篇幅短小,条目式的只言片语居多,却影响不了作者善谐谑的的创作倾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拉开帷幕。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国际博协官方为此做了主题阐释:“在为不同身份和背景的人们创造有意义的体验方面的潜力,是各博物馆社会价值的中心。作为变革的推动者和被信赖的机构,博物馆从未像今天这样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现代社会政治、社会、文化议题,以此展示其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