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660个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
  20.曹刿论战
  一、助学资料
  《曹刿论战》记载的是中国战争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字眼是“远谋”二字,通过人物对比,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二、字词通关
  1.一词多义。
  伐:(1)十年春,齐师伐我(攻打)(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
  加:(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夸,夸大)(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戴。加冠,束发戴帽的仪式,表示男子成年)
  安:(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指安身)(2)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哪)
  2.古今异义。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常指为正义事业而舍弃个人利益或生命】
  (2)小大之狱【古义:指诉讼事件;今义:常指“监狱”】
  (3)可以一战【古义:可凭借;今义:常用作副词】
  (4)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常指“再次、又”等】
  3.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三、重点句子
  1.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我)不能一一明察,也必定依据诚心(来处理)。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您)去。
  5.公与之乘。
  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
  6.夫战,勇气也。
  作战,靠的是勇气。
  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士气)就穷尽了。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助学资料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邹忌,战国时齐国人。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词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似乎与讽、纳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从全文看,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本身,第三部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