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0190字。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白山市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山水文学的美学价值
高建新
人类是从混沌的自然中走出来的,最终仍要回到自然中去,但那已是深情的、充满灵性的自然,这一切都缘于人们对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文学的诞生。纵观中国山水文学长达一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其美学价值是多方面的。
中国山水文学提供了心物融通、人与自然一体化的途径。山水文学的发生是以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为基础和前提的。在这个过程中,东晋诗人、史学家袁山松在《宜都山川记》中提出的“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意义。“惊知己”不只是属于山水,同时也属于人,当彼此都“惊知己”,为获得“知己”而庆幸时,人与山水就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融通与共识。它表明,在这一时期,山水自然已不是作为人的对立面存在,而是和人在心灵上达成共识。一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我心如山水境”“山水境亦自有其心,待吾心为映发也”(《谈艺录》)。山水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主客观的结合,如罗宗强所说:“山水的美,只有移入欣赏者的感情时,才能成为欣赏者眼中的美。山水审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感情的流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山水审美的最高境界——心物感通、心物交融、心与物游的产生,是深刻体味对象,在对象中发现心灵、发现生命的结果,它构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生命境界。这个境界晶莹皎洁,充满情韵,透现出审美主体的智慧及对宇宙自然至情至理的参透和感悟,也使中国人养就了一种能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却不傲晚于万物的洒脱又深情的胸襟。
中国山水文学提供了在自然感发下心灵美的艺术呈现的文学载体。山水文学不只是表现自然美,更在于表现由自然美所激发的心灵感受,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堪称范例。不仅体现了诗人想从自然中寻找慰藉,更体现了物我融通后心灵世界的盈实、朗阔。中国山水文学中往往含蕴着生活美和诗人的人格美,自然美与人格美相生相融,化成一片奇光,在这方面,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为后世树立了难以逾越的典范。中国山水文学提供了中国古典诗学基本的概念、范畴,为中国古典诗学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中国古典诗学基本的概念、范畴如“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得意忘象”“澄怀味象”“依类象形”“应物象形”“兴象”“意象”“意境”“境界”以及心物关系、情景关系等等,无一能离开山川景物、自然物象,无一不是从中获得了灵感与启悟。而这又影响了诗人的创作,成为诗人主观情思的象征,不仅是诗人要着力发掘与表现的,而且成为衡量诗人艺术才能高下的标识。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灯下独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这些诗句、词句是象中有意、意中见象、意与象完美结合的典范。心灵与自然共感,诗情与灵境辉映,构成了中国山水文学的独特境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向了一个超凡入圣、美妙绝伦的境地。只有以自然为境,获得了自然的陶冶,诗人的创作才能真正具有灵性的感悟与诗意的呈现。
(选自2019年03月11日《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是从混沌的自然中走出来的,最终仍要回到自然中去”一句中,两个“自然”的含意一致。
B. 中国山水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生活美和诗人的人格美,而自然美与人格美相生相融,具有神奇的光辉。
C. 诗人着力发掘与表现中国古典诗学基本概念、范畴,因为它决定诗人的创作成就,是其主观情思的象征。
D. 中国山水文学境界独特,诗人的创作要真正具有灵性的感悟与诗意的呈现,就必须以自然为境,获得自然的陶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提出论点,接着从三个角度阐述中国山水文学的美学价值,三个角度层层递进。
B. 文章第二段先引用袁山松的话,提出“惊知己”的概念,然后引用钱钟书的话加强论证。
C. 文章以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为例,论述山水文学所表现的自然美所激发的心灵感受。
D. 文章第四段在论证时,先列举古典诗学的概念,接着用王维、温庭筠的诗句予以佐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然要成为深情、充满灵性的自然,需要人们对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以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文学的诞生。
B. 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在山水文学的产生中相当重要,是其基础与前提,我国一些文学家对此有很深的认识。
C. 山水自然不是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他们相融一体,而山水美是人们主观性与自然客观性的结合体。
D. 中国人有一种能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却不做睨于万物的洒脱又深情的胸襟,这与中国山水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
A项,两个“自然”的含意并不一致;
B项,“都蕴含着生活美和诗人的人格美”表述绝对化;
C项,“决定诗人的创作成就”错误,应是影响诗人的创作。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地球,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唯一蓝色星球。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但是,随着化学能源的消耗,全球可用淡水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污染重创,人类可饮用水资源日益匮乏,目前全世界超过8.84亿人口无法使用干净的水源。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全世界每年有12亿人因饮用污染水而患病,1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不洁水引发的疾病。
净水与节水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说到净水与节水,就不能不提起和水息息相关的净水器。目前市场上充斥着相当一部分劣质净水器产品,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