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小题,约7410字。

  沾化区2020年初三学科竞赛考试
  语 文 试 题
  Fzh整理
  温馨提示:
  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中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其他试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 (30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剖(pōu )      隧洞(suí)      意蕴(yùn)     千钧之力(jūn)
  B.窠巢(kē)        商酌(zhuó)     气氛(fèn)     风雪载途(zài)
  C.阴霾(mái)         嶙峋(xún)      濒临(bīn)     吹毛求疵(cī)
  D.佣金(yōng)      陨落(yǔn)      顷刻(qǐng)    惟妙惟肖(xiā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旌旗   秘诀   断章取意   形销骨立    B.臃肿   伫立   见异思迁   怏怏不乐
  C.亵渎   葱笼   眼花缭乱   浮光掠影    D.怂恿   烦躁   宠辱偕忘   浑为一谈
  3. 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春节的阖家团圆、其乐融融,清明的祭扫先人、慎终追远,端午的追慕先烈、崇敬爱国,中秋的赏月饮酒、思念亲人,无不洋溢着浓厚的人间气息。
  ②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人的节日。这一点与西方宗教性节日是迥然不同的,体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
  ③梁漱溟先生曾把中华民族精神总结概括为两点,一是向上之心强,二是相与之情厚。
  ④这一点在中国传统节日上也有鲜明的体现。
  ⑤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从节日中最能看到一个民族的特色。
  ⑥所谓“相与之情厚”,通俗点讲就是人情味浓。
  A. ⑤④②③⑥①      B.③④⑥⑤②①      C.⑤③⑥④①②    D.③⑥④②⑤①
  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爱占别人的便宜”“便宜的衣服”“不要便宜了他”(分析:这三个短语中的“便宜”一词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分析: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方便、快捷的电子阅读仍旧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纸质阅读。”这句话的主干是“电子阅读替代纸质阅读”。
  D.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假设复句)
  5.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自己的父亲,后者谦称对方的父亲。
  B.苏轼对月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记承天寺夜游》中月色的澄净,一如作者磊落的胸襟;而《水调歌头》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境界幽深而又高远。
  C.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须眉”来分别代指家乡、学生、月亮、音乐和女子。
  D.古人把一夜分成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半夜为三更,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3:00至次日的1:00,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其中“更定”就是指这个时候。张岱对赏雪时间的选择,体现了他作为文人雅士特立独行的一面。
  6.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3)此去泉台招旧部,                     !(陈毅《梅岭三章(一)》)
  (4)                  ,学诗谩有惊人语(李清照《渔家傲》)
  (5)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6)                 ?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              ,           ”(刘禹锡《陋室铭》),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            ,          ”(王安石《登飞来峰》),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界。
  7.名著阅读。(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