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3360字。

  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二 语 文
  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l.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川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古史传说中认为“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理由是,“若非冷战玉体,尝药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说“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两说虽不能尽信,但一缕微弱的信息却值得注意:茶在长久的食用过程中,人们注重了它的某些疗病的“药”用之性。
  茶文化的产生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其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最初为酒。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转向好茶。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佛教发展,科举取士,诗风大盛,贡茶兴起及禁酒制度都推动了茶文化的形成。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中国人创造了多样的品茗方式,若以人数多寡论,有独饮,对饮、品饮和聚饮几种。明朝张源著《茶录》,顾大典为之作序说,“其隐于山谷间,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历三十年。”古代文人常常是以书为友、以茶为伴,张源的独饮使茶事颇具浓厚文化之的。宋代诗人社来的《寒夜》则表现了对饮的茶趣:“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作者把“寒夜茶”“窗前月”“雪中梅”视为同等的雅事,文人正是借品茗熏陶自己,涵养从容雅致、彬彬有礼的君子风度。三人为众,一块饮茶正合“品”字之义,品饮则增添许多热烈气氛,摆开龙门阵话题如小溪流淌,多了些闲适和轻松,那茶自然就更有味!聚饮(指三人以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如茶宴,茶会,茶馆,茶摊。特别是茶馆,南来的,北往的,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张王李赵,五方杂处,茶人为解渴而来,又解渴而去,似无茶道之可言;但较之闹市通衢,较之餐馆酒家,这里乃清静之所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五知己共一茶桌,仍可闹中取静,吸饮佳茗,获得轻松闲适的精神享受。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这比“茶风俗”“茶道”的范畴深广的多,也是中国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茶文化区别较大的原因。
  (摘编自《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由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史中有关神农氏以茶解毒的传说,表明了人们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关注了茶叶的药用价值。
  B. 魏晋以来,文人用喝茶取代了饮酒,其原因是他们在终日高谈阔论的过程中需要有助兴之物。
  C. 汉代以来文人提倡饮茶,文化思想领域与茶渐渐产生联系,由此饮茶被赋予了更多社会功能。
  D. 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内容,品茶能获得轻松闲适的精神享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总写茶 国饮地位,然后结合历史论述中国茶文化的由来及各种品茗方式,最后加以总结。
  B. 文章认为陆羽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作者以此为例证明了茶文化在唐朝已经形成。
  C. 张源隐于山间,“汲泉煮茗”,乐享独饮,而杜耒以《寒夜》情寄对饮,这二者形成正反对比论证。
  D. 文中引用顾大典序言和杜来诗作,论证了我国品茗方式的多样性,使作品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茶是举国之饮,具有多种价值,长久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其自身固有的文化价值。
  B. 南北朝时茶在不同人群中发挥了诸多作用,茶文化初步形成,从此茶成为后代唯一的助兴之物。
  C. 国人品茶方式各异,情境有别,茶韵,茶趣,茶味,茶之清净闲适均可在氤氲的茶香中细啜获得。
  D. 欧美及日本的茶文化比较侧重“茶风俗”“茶道”,因此不如中国的茶文化更有内涵和发展前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B项,“其原因是他们在终日高谈阔论的过程中需要有助兴之物”错误。由文章第三段“魏晋以来……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转向好茶”可知,“魏晋以来,文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12月24日报道自2015年宣布北京及张家口将于2022年主办冬奥会以来,中国一直在推动冬季运动的发展,希望到2022年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报道称,到去年年底,张家口开发的滑雪度假区有169条雪道,总长度约168公里,该城市的7座滑雪场每天共接待5万多人。中国滑雪设施的游客人数已经从2009年的550万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1610万人次。北京采取了各种措施鼓励冰雪运动相关企业在该地区投资。2022年中国滑雪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5亿欧元(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