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2部分 半卷练(4份)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2部分 半卷练10 名句名篇默写+小说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2部分 半卷练8 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2部分 半卷练9 古代诗歌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日清计划 Word版含解析.doc

  半卷练8 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
  限时:30分钟    满分: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盗,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颖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颖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颖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在郡六年,人庶怀之,遂无一人经州。前后四表,列为尤最。遭忧解职,故人赠遗,一无所受。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后为大理卿,而齐亡,仕周,为博陵太守。隋开皇初卒。
  (节选自《北史•苏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B.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C.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D.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人灾”是说百姓受灾,“绝食者千余家”是“人灾”的具体情况,故“人灾”与“绝食者千余家”中间应断开,排除B、D两项。再比较A、C两项,“琼”是人名,在句中作主语,“集”是动词,在句中作谓语,“有粟家”是指有粮食的人家,是“集”的宾语,故“琼普集部中有粟家”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刺史”,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太守”是“刺史”的下属,是一郡之首。
  B.“府君”,汉代对郡相、太守的尊称,后仍沿用。也可敬称已故者和敬称神。
  C.“致事”,是上报施政情况,和“致仕”“休致”“乞骸骨”不同,后者是辞官。
  D.“忧”,居丧,多指居父母丧;“遭忧”,是遭父或母之丧;“父忧”即父亲的丧事。
  ……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日清计划
  日清计划第1天——《烛之武退秦师》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封①又欲肆其西封名词,疆界②既东封郑名词的使动,使……成为疆界③书已封,未授使者封合
  2.辞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动词,推辞②停数日,辞去动词,告别③归去来兮辞名词,古代文体的一种
  3.鄙①越国以鄙远边邑,这里是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②肉食者鄙形容词,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谦辞
  4.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副词,没有,表否定的假设或条件②则名微而众寡形容词,卑贱,地位不高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副词,隐隐约约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副词,稍微、略微
  5.其①吾其还也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②君知其难也代词,那③必先苦其心志第三人称代词,他的④其孰能讥之乎副词,表反问,难道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2.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4.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减少)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向东)
  7.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8.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9.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
  10.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
  11.且贰于楚也(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3.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