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0300字。
郴州市2019年下学期学科教学状况抽测试卷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8页,有六道大题,共22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命题人:贺新钢 雷雪桃 段智文 审题人:廖小平 黄爱平 刘明)
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法批评
蔡清德
近些年书法创作欣欣向荣,然而书法界也出现了一些乱象。比如,一些所谓的“书法家”为博眼球,打着“创新”的旗号,歪曲、篡改传统书艺,雅俗不辨、美丑不分;再有就是,书法界炒作之风一度盛行,功利主义滋生,浮躁情绪蔓延。出现这些乱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书法批评的缺失与缺位。
当前,专业的书法批评者凤毛麟角,具有学术批判性与影响力的批评文章亦所见有限,书法批评陷入了困境,虽欲振而不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书法批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法批评?
批评之难,难在何处?概言之,当今书法批评陷入了“人情批评、圈子批评、马屁批评、红包批评”等诸多困境而难以自拔。名为批评,实为吹捧,究其根本,诚为人情与利益羁绊。从批评对象而言,评论界的褒扬攸关个人艺术声誉与作品市场价值。出于利益驱动与自我形象维护,书法家多喜推介抬举,不乐见评论指谬纠偏,对善意而中肯的批评容纳有限,甚至不友善。故而,批评家们难以直抒胸臆,提笔行文往往投鼠忌器,顾左右而言他。为利而文者,当然赞歌为上,这已是书法界普遍的现象。
批评对象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因为名利心重,缺乏听取不同意见的襟怀,对自己的作品要么不自信,要么妄自尊大。事实告诉我们,在艺术领域,任何人的作品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个人志趣和认识局限总是存在的,有优点,也会有不足,哪怕是艺术大家。少一些名利心,多份淡泊超然的胸襟与器量,不斤斤计较得失,书写的心态才会坦然从容。欧阳修云:“不必取悦于当时之人,垂名于后世,要于己适而已。”寄情笔墨,乐以忘忧,让书法回归它的本真状态,对于书写者是一种境界的提升,也是一种福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听多省,及时矫正纠偏,方能避免迷失或剑走偏锋,因此书家们应发自内心真诚地善待批评。
如何写出好的批评?首先,批评家要有独立的批判精神,内心纯正,有良知有责任有担当,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与学术品格。无欲则刚方能消除各种干扰,抵制各种诱惑,真正地展开批评。为文即为人,很难想象一个趋炎附势、逢迎名利、圆滑世故的人能成为真正的批评家。其次,批评家要有精深的学术素养、敏锐的观察力、理智的批判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察人所未察,敢于批评,言之有理。批评的针对性与个性化,不仅可避免批评的雷同化、单向度,也是批评家独特风格的展现,是批评指向性与学术性的重要标识与价值所在。
对于具体书法作品的批评,既不能脱离作品又不能仅就作品论作品。要克服人情的羁缚和以人论书的简单评判,不因人废书,以亲疏论优劣。要敢于直面作品,秉持鲜明的态度、立场,同时也应讲究批评的策略与智慧,要着力分析作品的优劣、长短,辨明是非,摆事实讲道理,防止批评者粗暴的个人情绪宣泄,抵制不分缘由、不着边际的胡乱评价。
市场在干扰创作,“红包评论”在侵蚀批评的公正性,这是当前书法批评要时刻警惕的问题。我们要拒绝批评的市场化,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不能把文艺作品当成商品,更不能信奉“红包的厚度等于评论的高度”。
艺术批评具有主观性,如何从主观感受上升到理性思考,是书法批评的关键所在。这不仅需要建构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同时也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书法批评家队伍。我们提倡有利于书法事业健康发展的书法批评,呼吁建设高素质的书法批评人才队伍,形成良好的书法批评生态,为书法批评创造宽松包容的人文环境。只要书法批评家们讲真话,有灼见,被批评者能虛心听取意见,从善如流,那么书法批评与书法创作之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
《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7日13版,有删减)
1. 下列关于书法批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批评家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有良知有责任有担当,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与学术品格,批评有针对性与个性化,就能写出好的批评。
B. 对于具体书法作品的批评,批评家既要直面作品客观评价,又要适当跳出作品来分析,同时也应讲究批评的策略与智慧。
C. 市场既干扰书法家创作,也干扰书法批评,我们不能把文艺作品当成商品,更不能信奉“红包的厚度等于评论的高度”。
D. 书法批评从主观感受上升到理性思考,不仅需要建构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同时也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书法批评家队伍。
2. 下列对书法家和批评家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法家多喜推介抬举,书法批评家赞歌为上,究其根本,是受到了人情与利益羁绊。
B. 批评家们提笔行文往往有所顾忌,这跟书法家的胸怀和对批评的态度有关。
C. 书法家如能做到文中欧阳修“所云”,对书法批评家和书法家都是一种福分。
D. 就算批评者粗暴的宣泄个人情绪,不着边际的胡乱评价,书法家们也应发自内心真诚的善待。
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书法界一些所谓的“书法家”为博眼球,打着“创新”的旗号,歪曲、篡改传统书艺的乱象跟书法批评的缺失和缺位密不可分。
B. 如果有专业的书法批评者和具有学术批判性与影响力的批评文章,当前书法批评就不会陷入困境。
C. 书法界的乱象和书法批评有关,书法批评虽欲振而不彰,这引发我们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书法批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法批评?
D. 文章既摆出了当今书法批评之难的现象,又指出了要写出好的批评该具备什么,该避免什么。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就能写出好的批评”分析有误,表达太武断。“批评家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有良知有责任有担当,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与学术品格,批评有针对性与个性化”是写出好的批评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
二、文言文阅读(1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翻译题4分)
(一)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晩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