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0800字。
宁波市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100年后的今天, 在种族隔离的镣(liào) 铐和种族歧视的枷索下, 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 黑人仍然萎(wěi) 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
B.他蜷缩在绳绑里, 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chù) 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 但是他没有叹一口气,只是把头向后转转,向右转转,又向左转转,并且把头摇得像腰上被牛虻(méng) 叮过的公牛。
C.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bō) 啄有声, 惊起了宿鸟, 打破了岑(chén) 寂, 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D.格斯拉先生有点像皮革制成的人, 脸庞满是褶皱, 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鬆(juán)曲的, 话音很单调, 喉音很重。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赊(shē) 账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也绝不会拖欠格斯拉兄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溢用笔墨。(甲)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的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着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乙)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丙)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工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苦思苦索,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简省 B.当之无愧 C.工夫 D.发诸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 B. 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要防止疫情不向社区蔓延,既需要“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安排,也需要社区居民的自觉与相互配合。做好基层防疫,需要从细节抓起。
B.作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
C.无论是7岁恩雅身处闹市却能认真学习的沉稳,还是父母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的苦心,传递出来的都是珍视教育的积极价值取向。
D.一位作家说:“宁静的时光因阅读会显得尤其美好。”通过坚持不辍的阅读,我们可以领略到温暖的阳光地带,寻觅到五彩缤纷的花朵,采撷到生命的高洁与伟岸。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的序言中说:“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差序格局”就是作者提出的其中一个重要概念,①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也就是说,②_,亲属关系就是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所以,差序格局中的道德体系更强调克己,推己及人,而不是克群。
6.根据材料,完成(1)、(2)题。(6分)
【湖北日报讯】6月4日,武汉市2020年倡导推行分餐制活动启动,全面推行分餐制,倡导节俭、卫生、健康、文明用餐新风尚。
“在餐桌上用自己的筷子帮别人夹菜,是一种不卫生、不文明的行为,应该摒弃。”武汉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刘国梁介绍,分餐制模式包括自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