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00字。
“空”字不空,词“空”意丰
——摭谈古诗中“空”字的意蕴
(江苏省兴化中学 王广清 邮编:225700)
我国古代诗歌精彩纷呈,诗人大都善于炼字,许多行家在运用“空”字方面可谓妙笔生花,达到了“空”字不空、词“空”意丰的效果,现摭取一二,供中学生朋友备考时揣摩。
一、“空”字暗寓历史沧桑
古诗中的“空”字常常暗寓历史沧桑。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以五代欧阳炯的《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为鉴赏材料,要求考生结合全诗赏析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的深意。本词中“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的前两句是说,群山环抱的石头城,旧时周围的城墙还在,江潮拍打着荒凉的古城,又寂寞地退了回来。诗中着一“空”字,使石头城昔盛今衰,六代繁华归为乌有,连潮水都感到寂寞,其荒芜凄凉之状可以想见。诗人把对金陵城的昔胜今衰的感慨寄托在“曾经照古人”的“旧时月”之上,用月来见证古今的变迁,人世的沧桑。另一位诗人韦庄则站在南京古城墙上唱着:“江南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金陵图》)这是诗人在哀悼六朝的沦落,也是为唐王朝送终,为唐诗留下最后的叹息。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六朝如梦鸟空啼”与“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另个“空”有异曲同工之妙,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再看李白的《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的前两联着眼一个“空”字,借吴、晋繁华湮没,抒发一种兴亡之感;结尾用“日”象征皇帝,用“浮云”象征奸佞,用“长安”借指朝廷,写“浮云蔽日”“长安不见”,通过象征、借代手法抒发自己的忧国伤时之情。
二、“空”字暗示人物心境
有时候,“空”字是诗人心态的外映。如2004年高考(浙江卷)诗歌鉴赏材料是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考题即要求考生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这里的“空”字表达出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再看何逊的《临行与故游夜别》:“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本诗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音响。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则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夜间与白天则不然,观察何其细致!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又如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诗的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三、“空”字营造空灵意境
“空”字还常常是冲淡空灵的外化。王维是运用“空”字的行家里手,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他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一个“空”字,渲染了空寂清冷的氛围,表达了隐居者的安闲的心境。
《鸟鸣涧》中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描绘了作者隐居云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