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9810字。
第一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元勋(xūn) 深宵(xiāo) 至死不懈(xiè) 深恶痛疾(è)
B.硕果(shuò) 奠基(diàn) 锲而不舍(qiè) 气冲斗牛(dòu)
C.迭起(dié) 调羹(gēng) 鞠躬尽瘁(cuì) 目不窥园(kuī)
D.咳嗽(sòu) 薪金(xīn) 锋芒毕露(lòu) 沥尽心血(lì)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暑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B.他要给我们哀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楷桌子,或做什么的。
D.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锋芒毕露:刀剑的尖端全都露出来)
B.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C.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D.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都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达透彻
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
C.虽然必须表达精确
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
5.下列括号内修辞手法与句子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比喻)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反问)
C.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反问)
D.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双关)
6.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杨振宁,1922年生,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出自臧克家的代表作《老马》。
C.萧红属于“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之一。
D.《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纪传体通史。
二、名著阅读(4分)
7.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以上文段节选自(作者)的小说《 》。(2分)
(2)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2分)
三、综合性学习(8分)
8.班上将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1分)
(2)在“讲保卫国土故事”活动环节中,你将向同学们介绍(人名),有关这位风流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2分)
(3)祖国大地风流人物辈出,你最崇拜谁?写出该风流人物写的诗文名句(完整的一句)。(2分)
风流人物:
诗文名句:
(4)轮到“讲名人故事”小组发言时,该小组还没有准备好,导致活动冷场,针对此情况,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2分)
四、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