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4740字。
江苏省常熟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20题,满分130分,答题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调研序列号、调研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作文答题卡还需用2B铅笔填涂调研序列号)。
3.所有题目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学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调研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太阳从花园里收敛起它金色的余( huī ) ▲ ,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洒下清辉,静柔如水。我坐在树丛下,注视着这( shùn ) ▲ 息万变的天幕,树叶飘舞,袅娜多姿。每一片叶子都是这次舞会的主角。叶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热( chén ) ▲ 地摆弄它妖娆的舞姿,像是一只棕色的蝴蝶飞向大地,然后安详地卧在大地的怀中,没有遗憾,没有感伤。无限惬意( yóu ) ▲ 然而生。
①( huī) ▲ ②( shùn) ▲ 息万变
③热(chén) ▲ ④(yóu) ▲ 然而生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② 不知何处吹芦管, ▲ 。 ( ▲ 《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 ▲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
④ 夕阳西下, ▲ 。 (马致远《秋思》)
⑤ 终古高云簇此城, ▲ 。 (谭嗣同《潼关》)
⑥ 非淡泊无以明志, ▲ 。 (诸葛亮《诫子书》)
⑦ 李门在《 ▲ 》一诗中,对被贬龙标的好友表达思念和宽慰的一句是
“ ▲ , ▲ 。”
⑧ 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描写诗人陆游把收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中的一句是:“ ▲ , ▲ 。”
3.名著阅读。(10分)
(1) 一方水土出一方妖怪。请为下面《西游记》中出现的妖怪选择对应的地名。(4分)
(2) 阅读下面一段名著《西游记》的节选,回答问题。
师徒四人牵着马,挑着担,在街市上行彀多时,看不尽繁华气概,但只见家门口一个鹅笼。三藏道:“徒弟啊,此处人家,都将鹅笼放在门首,何也?”八戒听说,左右观之,果是鹅笼,排列五色彩缎遮幔。呆子笑道:“师父,今日想是黄道良辰,宜结婚姻会友,都行礼哩。”行者道:“胡谈!那里就家家都行礼!其问必有缘故,等我上前看看,”三藏扯住道:“你莫去,你嘴脸丑陋,怕人怪你。”行者道:“我变化个儿去来:”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蜜蜂儿,展开翅,飞近边前,钻进幔里观看,原来里面坐的那个小孩儿!再去第二家笼里看,也是个小孩儿!连看八九家,都是个小孩儿,却是男身,更无女子,有的坐在笼中顽耍,有的坐在里边啼哭,有的吃果子,有的或睡坐。行者看罢,现原身回报唐僧道:“群笼里是些小孩子,大者不满七岁,小者只有五岁,不知何故。”三藏见说,疑思不定。
上述情节发生在取经途中的哪个国家?为何家家户户门口的鹅笼中坐着小孩?(3分)
(3) 作家林语堂说,孙悟空代表了“不甘约束的人类精神与种圣的规范之间的冲突”。请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4.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发布了2018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的部分统计数据与2015、2017年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请仔细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2分)
我国成年国民每天阅读时长(以分钟计)情况统计表
请根据上表反映的情况,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探究一: ▲
探究二: ▲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5—7题。(7分)
夜雨寄北 山 雨
李商隐 翁卷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一夜满林星月白,且无云气亦无雷。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5.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画线句“一夜满林星月白”所展现的画面。 (2分)
6.两首诗在写雨的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3分)
7.两首诗都借雨咏怀,请说说诗人所蕴含的不同情感。(2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