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21420字。

  2019年江阴市普通高中秋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一语文
  2020.01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盛装的行程
  李娟
  无论是从乌伦古河畔迁往额尔齐斯河南岸,还是从吉尔阿特迁往塔门尔图,再去往可可仙灵,每一次搬家的行程居然从没遇到过平静的晴天,不是过寒流就是下大雨。真是倒霉,真是奇怪。
  想到往后还要继续深入更加寒冷多雨的深山夏牧场,未来一定还会有更为漫长的栉风沐雨的长途跋涉,于是在冬库尔安定下来后,我进了一次城,买了几件宽大结实的斗篷式雨衣。但对于我的好心,大家轻篾地拒绝了,说:“穿这个,像什么样子!”
  于是,离开冬库尔再次上路时,就我一人蒙了件雨衣。果然,第一天又是风又是雨又是雪的。除我以外,大家都淋得够呛。尽管如此,还是没人羡慕我。
  在我的常识里,搬家的事情嘛,总是琐碎麻烦,又累又脏,因此搬家时应该穿结实经脏的旧衣服才对。况且在野外搬家,更是要穿得宽松随意些。想到搬家路上腾起的尘土风沙,想到一路上照料牲畜时的脏乱,于是我坚持穿着本该三天前就换下的脏衣服上路。反正都已经脏了,无非更脏而已。
  正是离开冬率尔那一次,由于太怕冷了,我不但将自己塞进了全部的衣服中,蒙上雨衣,完了还在腰上拴了根绳子,把里里外外层层叠叠长长短短的衣服一紧、一勒,浑身沉重又踏实。嗯,难怪街头流浪汉都会在腰上拴绳子。
  我的准备就是这样的,总之,不顾一切地裹成了一棵大白菜,又厚又圆,又邋遢又紧张。
  可妈妈他们呢,却恰恰相反。
  大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都翻出自己平时舍不得穿的做客的压箱底衣服。妈妈头一天还特意洗了头发(在那么冷的天气里),系了最贵重的那条安哥拉羊毛大头巾。斯马胡力这家伙,头天开始就一遍又一遍地打鞋油。为了能钻进那件最精神但有些偏小的新夹克里,他居然没穿毛衣!于是一路上冻得缩头缩脑、龇牙咧嘴。后来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摘下自己的口罩给他。他也顾不上客气,接过去赶紧戴上。可薄薄小小的一个口罩,能起多大的作用呢!
  卡西头上几乎戴齐了自己全部的头花和发卡,还抹了厚厚的粉底(倒是可以防风)。编辫子时,为了能让头发显得光滑明亮,足足淋了小半碗食用葵花籽油。
  当然了,半夜一起身,就这么全副打扮起来,接下去还得摸黑干大半夜的活儿,打包、装骆驼……于是,等天明上路时,大家都有些脏乱了。尽管如此,一个个还是远比李娟精神、体面。
  总之,大家精神体面地顶着猎猎寒风行进在荒凉的路途中。
  天气恶劣,走到中途,雨下个不停。连披着雨衣的我,里层衣物还是被渍得又潮又黏。雨水顺着脸颊、脖颈打湿了里里外外所有衣物的领口和双肩。露在雨衣外的双腿更是因湿透了最里层的毛裤和秋裤而僵硬沉重。中途下马休息时,膝盖居然一时打不过弯来。哎,其他人就更别提了。卡西额前的碎发一绺一绺紧贴在眼睛上,脸色铁青。妈妈的浅褐色大衣因为湿透了而变成深褐色,但她神情庄重,妈妈没有一点儿抱怨和忍耐的意思。大家也都默默无言,有条不紊地照管着驼队,并不因为寒冷和大雨而烦躁,或冒然加快行进速度。
  但到了跋涉的第二天,突然就闯入一个大晴天!尤其到了中午,队伍走到群山高处,阳光灿烂,脸庞暖暖的,头发烫烫的,身子越来越轻松舒适。雨后松林崭新,空气明亮。卡西和斯马胡力的新衣服在好天气里显得那样欢乐、热情。妈妈也显出愉悦又傲慢的神情,默默微笑着。大家高高骑在马背上,牵着同样盛装的驼队经过沿途的毡房,像是骄傲地展示着富裕和体面,像是心怀豪情一般。
  而我呢,去掉雨衣后,狼狈不堪……外套脏得发亮,脖根处拥挤堵塞着各种衣物的领子。脚上穿的不像是鞋子,倒像是两只刺猬。途中一遇到别的行人,妈妈他们拉住缰绳停下来愉快地打招呼,而我则赶紧打马一趟快跑……每逢途中驼队暂停,接受沿途的毡房主人为我们准备的酸奶时,更是局促不安,无处躲藏。一个劲儿地挑头发,扯了袖子又扯衣襟,东张西望,为自己臃肿邋遢的穿着及腰上勒的那根绳子深感害臊。
  后来渐渐才知道,搬家对游牧的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场离开和一场到达那么简单。在久远时间里,搬家的行为寄托了人们多少沉重的希望啊!春天,积雪从南向北渐次融化,牧人们便追逐这融化的进程,追逐着水的痕迹,从干涸的荒原赶往湿润的深山。秋天,大雪又从北往南一路铺洒,牧人们被大雪驱赶着,一路南下,从雪厚之处去往南方的戈壁,沙漠地带的雪薄之处。在那里,羊群能够用蹄子扒开积雪,啃食被掩埋的枯草残根——在这条漫长寂静的南来北往之路上,能有多少真正的水草丰美之地呢?更多的是冬天,更多的是荒漠,更多的是忍耐和坚持。但是,大家仍然要充满希望地一次次启程,仍然要恭敬地遵循自然的安排,微弱地,驯服地,穿梭在这片大地上。连长着翅膀,能够远走高飞的鸟儿不是也得顺应四季的变化,一遍又一遍地努力飞越海洋和群山吗?
  是的,搬家的确辛苦。但如果只把它当成一次次苦难去挨熬,那这辛苦的生活就更加灰暗悲伤了。就好像越是贫穷的人越是需要欢乐和热情一样,因此,越是艰难的劳动,越是得热烈地庆祝啊。
  于是,搬家不仅仅是一场离开和一场到达,更是一场庆典,是一场重要的传统仪式。对,它就是一个节日!既然是节日,当然得穿最漂亮的衣服喽,当然得欢欣,隆重地度过所有的路上的日子。
  (节选自《春牧场》,有删节)
  1.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 未来一定还会有更为漫长的栉(jié)风沐雨的长途跋涉,……买了几件宽大结实的斗篷式雨衣。但对于我的好心,大家轻篾地拒绝了。
  B. 连披着雨衣的我,里层衣物还是被渍(zì)得又潮又黏(zhān)。雨水顺着脸颊、脖颈打湿了里里外外所有衣物的领口和双肩。
  C. 妈妈没有一点儿抱怨和忍耐的意思。大家也都默默无言,有条不紊(wěn)地照管着驼队,并不因为寒冷和大雨而烦躁(zào),或冒然加快行进速度。
  D. 一个劲儿地拢头发,扯了袖子又扯衣襟,东张西望,为自己臃肿邋(lā)遢的穿着及腰上勒(lēi)的那根绳子深感害臊。
  2.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买了几件雨衣送给大家,因为料到转场路上会碰到风雪,但大家拒绝了“我”的好意,说明他们都看不上粗陋的雨衣。
  B. 游牧民族逐草而居,春天牧人们由南向北追逐着春的脚步,秋天他们又被大风大雪驱赶而一路南下,环境恶劣,过程艰辛。
  C. 文章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叙写我和妈妈他们准备工作的迥然不同,表现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持重,乐观和自信。
  D. 文章通过对牧民生活方式的实录,再现了他们的住居习俗,生产方式,也写出了“我”的深刻体会与成长历程。
  3. 文中两个画线句,如果用圈点的方法,你分别会圈点哪个字或词?为什么?
  (1)总之,不顾一切地裹成了一棵大白菜。
  (2)妈妈也显出愉悦又傲慢的神情,默默微笑着。
  4.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标题“盛装的行程”的意蕴。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汉字字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正确的一项”,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辨析字形正误,再结合字形或字义来分析字音正误。
  A项,“栉风沐雨”的“栉”应读zhì,梳头发;“轻篾”应为“轻蔑”。
  B项,“黏”应读nián,是形容词,具有黏性的,同“粘”。
  C项,“冒然”应为“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二)(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空中骑士
  (美)安布罗斯•毕尔斯
  一八六一年①秋天的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在西弗吉尼亚州②一条路旁月桂树丛里躺着一个士兵。他是在值勤的岗位上睡着了的。
  这个军规违犯者所在的月桂树丛位于路的拐角,这条路沿着陡坡急剧上升,奔向南方,到了这里突然向西急转,顺着山脊延伸一百码左右,然后又折向南方,穿过树林蜿蜒而下。在这第二个拐角的突出部有一个大而平坦的岩石,这座岩石高踞在一面峭壁的顶端,从它的外沿投下的一块石子,将会笔直地坠落在一千英尺下面的松树梢上。士兵所在的拐角恰好在同一峭壁的另一个尖嘴上。倘若他没有入睡,他不但会清楚地看到山脊上那短短的一段路和伸出的岩石,而且整个峭壁的侧面都会历历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