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50字。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为120分)姓名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泉香酒洌(liè) 伛偻提携(lǚ) 觥筹交错(gōng)
B.朝晖夕阴(huī) 宠辱偕忘(jiē) 淫雨霏霏(fēi)
C.樯倾楫摧(jí) 浩浩汤汤(tāng) 水声潺潺(chán)
D.岸芷汀兰(dīng) 薄暮冥冥(míng) 金樽清酒(zūn)
2、(2分)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
B.南极潇湘 初极狭
C.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 在乎山水之间也
3、(2分)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文章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B.《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的目的,作者自真正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策友人。仲淹,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为一体,其中写景是全文的中心。
C.《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在沉沉夜色中乘舟独往西湖,看到雪中的西湖风光不凡。
D.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便作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谢。
4、(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
B.《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家,本文是他被贬为滁州知州后寄情山水的一篇佳作,表达了他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C.古人用地名称人,苏轼又称苏东坡;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D.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
5、(4分)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题目。
(1)古代诗词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一项写到了传统节日?( )(2分)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2分)
6、(6分)按要求默写填空。
(1)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理想抱负终能实现的信念。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巧妙用典,发出了世态变迁、恍如隔世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向离别的亲人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2分)
(一)对比阅读完成8~10题。(10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