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80字。

  最新统编教材语文九上第六单元检测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3)《醉翁亭记》中写山间朝暮之景变化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词中在抒发作者内心愁情时,常常会写到日落的景象。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写出了暮云渐起,夕阳西落时,骤起的凉风勾起了诗人无限的羁旅与怀古之情;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寒林日暮时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也暗示了贾谊当时的处境和李唐王朝危殆的形势。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挣脱现实的重重束缚,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火炉前烤火,所有的牢骚、忧愁、愤怒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一样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滕;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mù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到了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一位仰慕已久的朋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驱散(  ) 隽永(  ) 如mù(  )春风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
  (3)“纯真无邪”中,“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仰慕已久”中“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文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5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智取生辰纲》选自古代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作者是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C.《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2)他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了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
  ①这段文字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这个情节可以简单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文中画线句子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用两个成语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某中学开展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8分)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年初央视开播的《经典咏流传》,一举拿下了豆辨9.4的高分,创造了文化节目的最高评分。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科。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著名的文化专家魏教授于5月5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