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30字。
人教部编版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共2篇)
写作 语言要连贯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2.学会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注意段落内部的语句连贯。
3.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师:古往今来,凡是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好文,皆文质兼美、自然流畅,语言连贯更不必说。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写文章时,如何才能让“语言连贯得体,作文如行文流水”。
(板书:写作语言要连贯)
二、找问题,识连贯
师:读一读下面的语段,同学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课件出示:
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生交流讨论)
师明确:句子之间的衔接不自然,缺乏过渡语;句子之间缺乏顺序,逻辑混乱;关联词语使用随意。
课件出示:
我钟情于挺拔秀丽的竹子,纵使有人更喜爱更为高大魁梧的松树。你看,松树的叶子可以榨油,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与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生交流讨论)
师明确:以上材料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竹子的喜爱,但材料后面的主体部分都在阐述松树,可见文段前后主题不一致。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什么是“连贯”:连贯树上三朵花——话题、顺序和衔接。
三、做训练,获启示
师:下面让我们做几道句子衔接的训练题,从中获得语句“连贯”的方法。
课件出示: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
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B.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看到它。
C.是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这样,无论什么季节看哈尼梯田,它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预设 横线前的句子主要意思是“角度不同,见到的梯田不同”,横线后句子的意思是“季节不同,见到的梯田不同”。A、B项句子都能承上启下,但是,A项意思侧重“哈尼梯田的模样受季节的影响”,B项句子侧重讲“哈尼梯田的样子取决于在什么季节看到它”,因此B项衔接最恰当。
课件出示: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 ;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 ;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 。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A.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