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7道小题,约6160个字。
2006年初三总复习单元测试卷·语文(五)
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编审
江西省吉水县白沙中学 朱贤中
文言文阅读(一)
(答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稍有一点点) B.至于夏水襄陵(漫上)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在) D.每至晴初霜旦(结霜的早晨)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三峡秋天景色的句子是(写出首句和尾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着力渲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如果你到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理由。(3分)
(二)五柳先生传(节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5.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颇示己志,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是 :(3分)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 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B. 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 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D. 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