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1道小题,约4920个字。
2006年初三总复习单元测试卷·语文(十二)
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编审 江西省吉水县白沙中学 朱贤中
议论文阅读(一)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①蚕食桑吐者丝,蜂采花酿者蜜,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三者的共同点是善于吸取精华,又要勇于创新。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吃桑而吐丝正是春蚕的可贵之处。蜜蜂终生酿蜜忙,整日累月不辞辛劳地采花酿蜜,则是蜜蜂的可爱之处。倘若失掉了“吐丝”和“酿蜜”这一基本点,春蚕和蜜蜂的形象就会黯然失色,不值一谈;如同吃饭一样,读书也有个“会吃”“不会吃”“吃好”“吃坏”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掉以轻心。 
③汉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刘向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善于读书,巧运心思,把书读活,才能不为书奴仆,才能真正领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胜景,做到“泥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化为血也肉”。否则,充其量只能变成一个书厨,更有甚者会害已害人害革命。在我党历史上,王明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员。他不顾中国国情,一味教条地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机械地照抄照搬十月革命的经验,他在担任党的主要领导期间,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大搞盲动主义、冒险主义。结果,使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蒙受了极大的损失。他自己也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民的清算,最终叛国投敌,成为历史罪人。 
④在读书方面,毛泽东堪称我们的楷模。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反对“读死书”,提倡创新。他读马列的书,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驱虎豹、惩腐恶、追穷寇、缚苍龙,缔造了社会广义新中国。他学习前人诗词不落窠臼,大胆创新。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出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名句。可见,读书只有善于创造,才能将获得的精华化为已有,真正像蚕那样吐出鲜亮的丝,像蜜蜂那样酿出甘醇的蜜。
 ⑤善于读书,既吸收又创造,才能增智慧,长才干,获得成功。 
1.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泥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化为血与肉”的理解。(5分) 

2.文章第③段列举了什么事例?作用何在?(4分) 

3.文中第④段是从哪些方面写毛泽东同志善于读书的?试加以分析。(4分) 

4.请你为第③段从正面或从反面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进一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4分) 

5.文中说读书有“会吃”“不会吃”、“吃好”、“吃坏”之分,请联系上下文分别谈谈“会吃”“不会吃”、“吃好”、“吃坏”具体指什么?(5分) 

6.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名人谈到过读书,你能举出一个道理论据来吗?(提示:古诗词名句或名人名言均可)(5分)

(二)
①曾经欣赏过台湾漫画家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的水,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块石头,大石头上坐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在下角一只小纸船正悄然无声地驶来,旁边有诗云:一艘小纸船,悠悠地飘过来,吸饱水份,渐渐沉没。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 
②美好的事物永远是有有效期限的。我们喜欢梅花,是因为它独自绽放在寒冷的冬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