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70字。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1醉翁亭记
课题 醉翁亭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掌握文章重点字词;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重点)
2.感受文章流畅婉转、抑扬错落的语言特点;发挥想象,体会文章所构造的优美意境。(难点)
3.感受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旷达开阔的胸襟。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散文明畅简洁,诗词婉约淡雅。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疏替他分辩,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欧阳修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10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1046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读准字音 环滁(chú) 琅琊(yá) 林壑(hè) 辄醉(zhé)
林霏(fēi) 阴翳(yì) 酒洌(liè) 山肴(yáo)
野蔌(sù) 觥筹(ɡōnɡ) 伛偻(yǔ lǚ) 颓然(tuí)
暝(mínɡ) 弈者胜(yì) 射者中(zhònɡ)
重点实词 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开,消散,散开。
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泉香而酒洌:清。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觥筹交错:交互错杂。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宴酣之乐:尽情地喝酒。
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发,开放。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暝,昏暗。
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的样子。
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
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含义)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颓然乎其间者(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今义:精神不振的样子)
野芳发而幽香(古义:香花 今义:芳香)
佳木秀而繁阴(古义:茂盛 今义:美丽)
一词多义 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动词,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临溪而渔(动词,到)
归 云归而岩穴暝(动词,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动词,回去)
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形容词,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形容词,茂盛)
而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连词,表承接)
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转折,却)
也 环滁皆山也(表陈述)
在乎山水之间也(语气助词,无实义)
太守自谓也(表判断)
乐 山水之乐(名词,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形容词,欢乐)
之 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名之者谁(代词,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