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90个字。

师生心灵备忘录
       日记,写作情感的积淀
广西宜州市三合中学韦芳丽

[内容提要]
本文向读者展示了一位教师从事十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之谈。十多年来,作者以日记的方式与自身对话,与他人,尤其是与学生对话,与学生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用爱与奉献,为学生建筑了学习的乐园,快乐的天堂,诠释了21世纪为师者全新的教学理念和高尚的道德与风尚。
[关键词]    对话   沟通  情感    积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三个维度”,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其中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了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根据这一要求,我从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的经验中总结出:语文教师要教育好学生,达到语文教学的教育目的,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内心的呼唤。作为教师在关注学生分数,成绩,荣誉的时候,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的心灵渴望。多年以来,我一直保存着一本师生心灵备忘录——日记,这是我与学生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记载,也是我们师生写作情感积淀的基石。
一、  学生的心灵呼唤,教师的教学反思。
人是灵魂的载体,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教师与学生同样是这样,只有相互沟通与理解,才能达到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契合,而我们老师很多时候却把“理解”当成了“剥夺”和“占有”,把学生当做工具加以控制、利用、操纵,于是出现了种种所谓“恨铁不成钢”式的悲剧。
1、学生“笑”中背后的阴影
学生日记:“……韦老师,我在这里有个小小的要求,希望你以后在没有征求作者的意见之前,不要再读别人的日记了。因为日记里可能会有别人的秘密,有的是她不愿意泄露的……”
教师日记:学生×××在日记末尾用括号加上的这段话,引起了我的沉思,我以前总是在课前批改日记,批好后把写得最真的最好的日记在课堂上介绍给同学们,有时看到日记作者的脸随着我朗读“精彩”片段而渐渐地红润起来,我总以为他们因为受到鼓励和触动。看来很多时候我都漠视了学生“红润”后面的害羞,不安和尴尬,有时,我为了教学的需要,而伤害了学生的心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