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23330字。
南充高中高2019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线上)
语 文 试 题
(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课内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愆期(qiān) 垝垣(huán) 孔疚(jiù) 尔卜尔筮 (shì)
B. 否泰(pǐ) 涉淇(qí) 夙愿 (sù) 载饥载渴(zài)
C. 咎言(jiū) 桑葚(shèn) 罹难(lí) 自我徂尔(cù)
D. 伫立(chù) 帷裳(chánɡ) 嗟叹(jiē) 咥其笑矣(diē)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诗文中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A项,“垝垣”中“垣”应读“yuán”;
C项,“咎言”中“咎”应读“jiù”,“自我徂尔”中“徂”应读“cú”;
D项,“咥其笑矣”中“咥”应读“xì”,“伫立”中的“伫”应读“zhù”。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湖泮 招聘 方枘圆凿 象弭鱼服 B. 谣诼 杂煣 藏污纳诟 偭规越矩
C. 陨落 迷罔 所向披靡 事必躬亲 D. 贸易 跋涉 王事靡盬 涕泗横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古诗文中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A项,“湖泮”应为“湖畔”;
B项,“杂煣”应为“杂糅”;
C项,“迷罔”应为“迷惘”;
故选D。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固时俗之工巧兮/工于心计 B. 苟余情其信芳/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C.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屡试不爽 D.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4.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 怨灵修之浩荡兮:我怨恨君王的权利很浩大呀。
C.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了又采,薇菜冒出了地面。
D.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竟会变心!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它的内容有风、雅、颂三类,主要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后人将之合称为“诗经六义”。
B. “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集。
C. “朕”是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谦称。
D. “总角”指少年时代,源于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的装扮;“垂髫”指幼年,源于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的装扮。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临近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公众的心。
截至1月20日18时,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确诊病例217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公众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疫情发布在提速,防控措施也在加强。当下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