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00+61170+7530字。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试题重点选择既能体现语文学科特色,又与国家发展、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素材,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引导考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高考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具体要求是“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体现出以下核心素养:①思维发展与提升,注重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有效提取、概括、整合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切实提升思维品质。②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实用类文本的语言形式美、思维结构美和人文情感美。③文化传承与理解,将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相统一,将个人情怀和人类命运相联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典题解码对标高考
  典题再做
  (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
  《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
  《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
  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
  ……
  题点2 图表信息题——非文字信息的筛选与表述
  在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信息”,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字信息,而且还包含材料中的数字、线条、符号、色块等非文字信息。这些非文字信息,主要来自柱状图、曲线图、扇形图、统计表。对这四类图表的准确解读,是筛选非文字信息的关键。信息的图示表述,是将材料中的有关信息,用图示的方式表述出来。
  必备知识建构
  关键能力突破
  问题一不清楚提取图表信息的方法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摘编自中商产业研究院资料)
  2017年1~12月个人所得税收入为11966亿元,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6.9%。目前,个人所得税仍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之后的国内第四大税种。12月个人所得税收入为870亿元,占当月总税收收入的比重为8.0%,环比增长0.6个百分点。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17年下半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基本保持在840~900亿元之间,从而体现我国税收的稳定性。
  B.2017年1月个税同比增长40.8%,个人所得税收入约等于后三个月的总和,说明年初是所得税收入征收的重要时点。
  C.2017年全年,个人所得税占当月总税收比例均未超过9.0%,是位于增值税等税种之后的第四大税种,因而在我国并不重要。
  D.2017年8月个人所得税收入为868亿元,占当月总税收收入的比重环比增长2.6个百分点。
  [我的答案]   
  [作答理由]
  精准抢分
  准确提取图表信息“三步法”
  第一步: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首先要阅读图表中的文字,包括标题、图例及注释,确定图表的基本内容。其次要看图表中各项内容,尤其要注意数据两头(多与少、大与小)及其比例关系,判断其内
  ……
  题点3 概括分析题——概括内容要点,比较报道的侧重点
  新闻的内容要点,既可以指整篇新闻的中心内容,也可以指某则材料的中心或传递的主要信息。归纳要全面,概括要简明。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是由多种不同体裁的文本和图表组成,整体上看这些材料大致围绕一个中心,但每则材料的来源不同,体裁、手法各异,因此,概括新闻的内容和分析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就成了这类文本考查的重点。
  必备知识建构
  关键能力突破
  问题一概括要点不全,只会提取,不会概括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
  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